-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第41卷第10期 — 211—
白雪松,张晓君,毕可然,等.1株假交替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211-216.
1株假交替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1,2 1 1 1 1 1
白雪松 ,张晓君 ,毕可然 ,樊 星 ,阎斌伦 ,秦国民
(1.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2.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2012年5月江苏连云港某育苗场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蚤状幼体发生群体死亡,自幼体中分离到优
势菌株XS-1。对菌株XS-1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生物学特性检验,并进行了16SrRNA基因的同源性
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S-1具有假交替单胞菌属的特征,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seudoalteromonasli
polytica聚为一个分支,自举值达100%。毒力试验表明,该菌对日本对虾蚤状幼体和仔虾的半数致死量(LD )分别为
50
6 6
1.3×10CFU/mL和2.0×10CFU/mL。综合菌株XS-1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16SrRNA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
统发育学分析,鉴定XS-1为P.lipolytica,且对日本对虾蚤状幼体及仔虾均具有毒力。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阿奇霉
素、环丙氟哌酸、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等11种药物敏感(S),对卡那霉素、苯唑青霉素、新生霉素耐药。
关键词: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Pseudoalteromonaslipolytica;16SrRNA
+
中图分类号:S945.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10-0211-05
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是 Gauthier等根据
1 材料与方法
16SrRNA序列建立起来的有别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1]
和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的新属 ,已经鉴定到种的有 1.1 发病幼体
南极洲假交替单胞菌(P.antarctica)、柠檬假交替单胞菌 患病日本对虾蚤状幼体取自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对虾育苗
(P.citrea)、杀鱼假交替单胞菌(P.piscicida)和河豚毒素假交 场,症状为摄食减少、反应迟缓、部分上浮水面,部分幼体可见
替单胞菌(P.tetraodonis)等30多种,国外学者已分离鉴定出 体色发红或发白、刚毛断裂、附肢不健全。试验用健康日本对
[2-6]
了多株假交替单胞菌 。该菌广泛分布于海洋中,能产生 虾蚤状幼体及仔虾均取自另一对虾育苗场。试验期间,每日
毒素、胞外多糖、胞外酶和病毒活性物质等与其致病性有关的 以人工饵料喂食1次,养殖用水为曝气3d的海水,pH值为
多种物质,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假交替单胞菌可引发皱纹盘 7.2,水温(22±2.5)℃。
[7]
鲍溃烂病、大黄鱼体表溃烂病、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等 。王 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印庚等报道,该菌可引起养殖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暴 将患病蚤状幼体养殖用水涂布于2216E、普通琼脂平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敦煌变文俗语词补释-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 改进的增量式关联规则维护算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PDF
- 教育部106年第2梯次数位学习认证规定及指标说明会-网路大学.PDF
- 数值计算方法-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PDF
- 放射性物品运输货包和运输车辆辐射检测技术指引-生态环境部.PDF
- 放线菌BJLSH9菌株抗线虫及烟草疫霉菌的生防活性及其杀线虫代谢.PDF
- 数字人体原型———人体系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PDF
- 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读者分析中的应用-图书情报工作.PDF
- 数学公式图像的结构理解与重现-智能系统学报.PDF
- 数十年的证据表明幼儿教育计划有益于儿童并带来经济回报-RAND.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