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着述的年份及其作者的地理分布看清代三家诗学的发展.pdf

从着述的年份及其作者的地理分布看清代三家诗学的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1 - July 2010 從著述的年份及其作者的地理分布看 清代三家《詩》學的發展 張錦少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前 言 「三家《詩》學」指專門以漢代《魯詩》、《齊詩》、《韓詩》為對象的學術研究,這包括三 家《詩》經文經詁、詩旨詩說的輯佚、整理、研究工作。清代是三家《詩》學史上人才 輩出、名著湧現的年代。近年有關清代三家《詩》學的論著不少,有專論,1 亦有通 論,2 就中不乏析述詳明之作。但若以研究方法來考量的話,這些論著至少有兩個局 限。其一是論述過分集中在若干學者及其著述上。葛兆光指出中國思想史的敘述方 式,往往是「用人們常讀的經典文本當資料」,讓人認定「真實的思想史歷程就是由這 些精英與經典構成的」,但他懷疑「某些精英和經典在那個時代究竟是否像思想史著 作中所說的影響如此巨大與深遠」。3 同樣地,以學術史的角度敘述清代三家《詩》學 1 23 2003 9 如賀廣如:〈馮登府的三家《詩》輯佚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期( 年 月),頁 305–36 28 2003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 期( 年 12 87–124 22 1 月),頁 ;〈范家相《三家詩拾遺》及其相關問題〉,《漢學研究》第 卷第 期 2004 6 219–51 ( 年 月),頁 ;趙茂林:〈王先謙與陳喬樅三家《詩》研究比較〉,《廣西社會科 2004 4 126–28 學》 年第 期,頁 ;何慎怡:〈魏源論《齊》、《魯》、《韓》與《毛詩》的異同〉, 載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4 年),頁651–62 。 2 如俞豔庭:〈三家《詩》輯佚考〉,載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年),頁520–28 ;戴維:《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 2001 549–62 583–95 2002 版社, 年),頁 ,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593–621 2006 年),頁 ;趙茂林:《兩漢三家〈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年),第二節 32–85 「清代的三家《詩》研究」,頁 。 3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 2001 10 12 學出版社, 年),頁 , 。 ©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1 - July 2010 178 張錦少 發展的論著,也存在過分強調若干學者、著述的問題。專論一家一書的論文,限於 體例,固然難作通盤考察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