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培养和性状观察实验报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蝇的培养和性状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八果蝇的采集、饲养与性状观察   【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的生活史,学会果蝇的采集饲养和管理方法。区别果蝇的雌雄及某些性状,为做果蝇的遗传实验练好基本功。   【实验原理】   是双翅目昆虫,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经典好材料。果蝇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最适温度20-25℃。从卵到成虫约10天,在25℃时成虫约活15天。连续30℃以上的温度能使果蝇不孕或死亡。   卵:果蝇卵约长毫米,外围是一层由细胞组成的六角形小格的包膜的卵壳,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使卵生产在柔软的食物不致下沉。   幼虫期: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要经过两次脱皮,所以幼虫包括三个阶段。蛹化:当幼虫准备准备化蛹时,它们从培养基中爬出来附在较干燥的表面,果蝇在末令幼虫的皮中化蛹,起初白、软,后渐色深、硬,最后发育成一个有成虫体型与器官的人体,这些转变完成以后,成体就从蛹壳的前端强挤出来。   【实验材料及用具】   1、果蝇:残翅;18#野生型;22#白眼;6#短翅白眼;e#黑檀体。   2、用具:放大镜、培养瓶、三角瓶、软木塞、火柴、大头针、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电子天平、玻璃棒,白纸、废洋铁罐头盒、标签纸、胶水、乙醚、红糖或白糖、琼脂、玉米粉、95%酒精酵母菌液。   【实验方法】   果蝇的观察:   ①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它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发育时期。果蝇生活周期及各个发育阶段的时间长短与温度关系十分密切。超过30℃,   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温度降低,会使果蝇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降低。一般在20℃~25℃下培养最为合适。在适宜的温度下,大约经过10~14天即可繁殖一代。   ②雌雄果蝇的鉴别   将麻醉的果蝇置于载波片,在显微镜下鉴别雌雄果蝇。 (来自:写论文网:果蝇的培养和性状观察实验报告)   1)体型:雌果蝇体型较大,雄的较小。   2)腹部末端:雌果蝇腹部椭圆末端稍尖,雄果蝇末端钝圆。   3)腹部背面:雌果蝇有明显5条黑色条纹,雄果蝇的有3条,前2条细,后1条宽,延至腹面,肉眼可见腹部末端有一明显黑点。   4)腹部腹面:雌果蝇有较明显的6个腹片,雄果蝇有4个腹片。   5)性梳:雄果蝇第一节足底侧最上部附足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性梳。   ③原种培养   1)先检查,看果蝇有没有混杂。   2)每瓶接种3-4对,空瓶在上面,果蝇能往上爬入瓶中,然后再数雌雄数目。   3)贴上标签,注明品名,日期,培养人。   果蝇的采集与饲养:   ①果蝇的采集   果蝇主要以酵母为食,腐烂的水果,是酵母的天然培养基,所以在葡萄架下,花坛里,樱桃树上,甚至水果店里,只要有烂水果的地方,都能采集到大批果蝇。采集时,将诱饵放在已用过的洋铁罐头盒里。   再插入一块硬纸片以防果蝇被食物黏住而淹死,然后将此罐置于选好的采集地点,隔一天再去收集果蝇。收集时,先将一个有活叶门的硬纸盖,盖在罐头盒上,然后用右手拿住广口瓶,并将瓶口对准活叶门,堵好盖,一手轻轻地打开活叶门,这时罐内的果蝇由于趋光性而陆续飞入广口瓶。再将广口瓶内的果蝇换入饲养瓶,塞好瓶口,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分类鉴别。   收集果蝇的装置如图9。   ②果蝇的饲养管理   培养基制作   取克琼脂,放在50毫升水中煮沸,直到琼脂完全溶解为止。加入克红糖或白糖,边调和边加热,再把10克玉米粉与25毫升水混合调匀后,倒入正在加热的琼脂糖溶液。另外,称取克苯甲酸,溶解于少量95%的乙醇以后,也倒入该溶液,不断搅拌煮沸2~3分钟,做成糊状,趁热分别注入消过毒的干燥培养瓶中。倒入培养基的厚度约2厘米,在培养基中插入一张消过毒的干燥硬纸片,以扩大果蝇的活动场所。待培养基冷却后,用酒精棉花擦去瓶壁上的水珠。因为瓶里有了积水,移入的果蝇容易淹死或粘住。然后滴入酵母菌液数滴,摇动瓶子,使其散开。最后在瓶口塞上用纱布包棉花做成的、消过毒的棉塞。注意棉塞不可太紧,否则空气不易流通。饲养果蝇的用具,一般都必须经过消毒,若无高压消毒器,可放在蒸锅中消毒。   果蝇的检查和培养   对果蝇进行检查时,可用乙醚麻醉。方法是取一个与培养瓶口径大小相一致的干燥三角瓶,配上一个合适的软木塞,软木塞的瓶口一端,用大头针牢牢固定上少许棉花,做为麻醉瓶。操作时,先把麻醉瓶的瓶塞打开,取盛有待检果蝇的培养瓶一只,把瓶口倒转朝下,瓶底向强光源,因为果蝇有趋光性,所以大多数都集中于瓶底,此时迅速打开培养瓶塞,将瓶口对准麻醉瓶口,轻轻敲击培养瓶,使果蝇震落入麻醉瓶后,在麻醉瓶塞的棉花上滴几滴乙醚,立即把麻醉瓶盖好。由于果蝇对乙醚特别敏感,过半分钟后便被麻醉。然后把它倒在白纸上,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其性别、眼睛及身体的颜色,翅的长短残缺。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