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羿射九日”神话与先、后天互变原理
“羿射九日”神话与先、后天互变原理
“射日”是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有广泛的流传。学者张勤在《中国少数民族射日神话类型与分布》一文中提到,目前已发现包括满、蒙古、壮、瑶、彝、苗等25个民族的67篇射日“异文”。与汉族的“羿射九日”神话相比,在少数民族的射日神话“异文”中,太阳的数字有所变化,射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从易学的视野来看,“射日”神话并未脱离中国文化“天人同易”的传统,少数民族的一些射日“异文”,也可以从易学的角度给出合乎逻辑的解读。
“羿射九日”神话与先、后天互变原理
学者研究认为,射日神话最早见于战国时代诗人屈原的《楚辞·天问》:“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这两句诗大意是问:羿如何能射日?乌如何会脱落羽毛?“乌”即金乌鸟,古人以之代表太阳。屈原的疑问,说明这一神话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一个“不解之谜”了。
在现存的古籍中,“羿射九日”神话较完整的表述是《淮南子·本经训》中的这一段话:“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在这段话里,虽然确定了射日的主角是“羿”,但并未明确射下了“九日”。到了距今天1900余年的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到:“《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明确了射下九日之数。唐李白在《古朗月行》中也有“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的诗句。
要完整、清晰地说明这一神话的内在原理,就要明确回答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射日”?换言之,在“天人同易”的思维中,“射日”象征了什么?第二,为什么射日的人叫“羿”?第三,为什么射下的是“乌”而不直接是太阳本身?第四,为什么射下的数目是“九”?从易学的立场来说,这些问题中所涉及的要素,正是射日神话合于“天人同易”原理的证据。下面,我们对这四个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什么是“射日”?
从易学“天人同易”的视角来看,“射日”象征了阳气自子向午的变化过程。在“后天八卦”模式中,子在北,一年之中为冬至,配坎?卦;午在南,一年之中为夏至,配离?卦。阳气在子位为“一阳初生”,至午位达到最强。午配离?卦,离即日。而坎?有“弓轮”之象,坎卦中的阳气自子位逐渐上升到离位,即是“射日”。
为什么射日者的名字叫“羿”?
羿字上羽、下草头,而“巽为羽”(见虞翻逸象)、为草木,因此可推知“羿”字合于巽?卦之象。以前我们曾多次提到,巽配农历十六日月象,是从月象变化的角度体现“阳极阴生”;而离?卦是从太阳变化的角度体现“阳极阴生”,两者在阴阳变化的意义上是一致的。同时,坎中之阳只有在“阳极阴生”之时,才真正到达离卦之位——换言之:坎中之阳这支“箭”,在变化到代表“阳极阴生”的巽?时才真正“射”到代表太阳的离?卦之位,这就是射日者为什么叫“羿”的内在原理。
事实上,坎中之阳上升到离位的易学模式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罕见,只是因为易学知识体系的失传,鲜有学者能识而已。如庄子的名篇《逍遥游》,采用的就是同一易理原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为而鸟,其名为鹏。鹏乘羊角之风,九万里而图南。北冥之鱼,即坎中之阳。坎在北,即北冥。坎为水,水中之阳即鱼;乘风,巽卦之象,与羿同象而异名。九万里而图南,离在南,数为九,即“射九日”之理。
为什么羿射下的是“乌”而不直接是太阳本身?
从先、后天变化的原理很好解读:因为离?为日,离中之阴为“乌”。射日神话背后所象征的易学原理是先、后天之变,即“先天”变“后天”,产生了灾难;“后天”返“先天”,灾难得到消除。而消除灾难之法即“取坎填离”——将坎中之阳与离中之阴置换。坎中之阳这支“箭”射入离卦太阳之中,与之相对应的“乌”,即离中之阴,则下降到坎卦之中。这样,离卦变为乾卦,坎卦变为坤卦,坤为地,即“乌”落到了地上。离坎变乾坤,由“后天”返回“先天”,灾难也就消除了。
最后一个问题:射下的“乌”为什么是九个?因为在“后天八卦”模式中,离卦所配的“洛书数”为九。在神话中,乌与太阳是一体的。乌驮着太阳,乌落下,太阳也就跟着落下了。因此,落下的乌数字与离卦之数是一致的。另外,中国文化中以天干表日,地支表月,天干数为十,即十日;地支数十二,即十二月。射下九日,留一日,合于十干之数。
少数民族射日神话异体的解读
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射日神话异体中,射日的主角、方式和射日数目虽然有所不同,但仍然可以从“天人同易”的角度给出合乎逻辑的解读。
布朗族神话:“太阳九姐妹、月亮十兄弟”
布朗族神话中有九日十月之说,可从“洛书配后天八卦”的易学模式中得到解读:离数为九,为日;坎数为一,为月。在易学象数体系中,一与十、百、千、万通用。换言之,一可代十,也可代百、千、万。离九坎一,离日坎月,离女坎男,故有“太阳九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