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导学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选修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蜀相》导学案设计 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 预习学案: 第二部分 课堂导学 第三部分 课后检测题 第四部分 教学反思 (选修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蜀相》导学案设计 陕西省宝鸡陈仓区虢镇中学 张俊仙 电话0917—6260157 HYPERLINK mailto:邮箱zjx4889@163.com 邮箱zjx4889@163.com 邮编721300 第一部分 预习学案: 1、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我们在欣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根据你所认识的杜甫来填空:杜甫,字_________,自号“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_________主义诗人。他的诗集众家之长,兼古今之体,又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显得沉厚雄浑,博大精深。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_________”,明清文人推崇他为“_________”。他 的政治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2、查资料明确本诗的写作背景。 3、诗歌中最能表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句?是前半首是后半首? 4、搜集有关诸葛亮的事迹。 5、写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词语。 参考答案:2、3、4略 (1、答案: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5、例如:足智多谋、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赤壁鏖战、草船借箭、羽扇纶巾、出师未捷身先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焚香弹琴、云淡风轻、谈笑风生。) (选修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蜀相》导学案设计 陕西省宝鸡陈仓区虢镇中学 张俊仙 电话0917—6260157 HYPERLINK mailto:邮箱zjx4889@163.com 邮箱zjx4889@163.com邮编721300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讲授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诗中的典故。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 教学设想 :以读为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二部分 课堂导学 一、从题目入手,鉴赏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导学与点拨 : 1、从诗的题材(内容)上说,我们学过的诗有离别诗、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 咏史诗(怀古诗)等等,那杜甫的《蜀相》是什么诗? 2、我们学过哪些咏史诗?它有什么特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咏史诗常常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3、本诗借哪位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   “蜀相”。“蜀相”就是诸葛亮。 (资料: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诸葛为“蜀相”。 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一人决定。) 4、作者用哪些诗句以凝练的笔墨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点拨: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侧面写诸葛亮“隆中对策”。 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幕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