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2010年7月修订)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教体艺[2002]12号)的通知精神,我校自2003年9月开始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本科生在校4年必须完成4次测试,学生在有选修体育课的学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文件精神,“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2006年我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恢复早操和课外锻炼制度,要求学生在有选修体育课的学期早操和课外锻炼必须达到一定次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专项协会活动及校内外体育竞赛。 一、课程设置 本科生体育课包括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及通选课。 1.必修课 根据本科教学计划,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得4个体育课程学分,每个项目学习1学期, 1学分。必修课程分为规定项目和选择项目,各2学分。 规定项目有游泳、太极拳(男生)、健美操(女生)。 选择项目40余个,学生可任选2项。 2.公共选修课 体育类公共选修课,1学分/门,学生可任选,不占体育必修课学分。 3.通选课 面向本科生开设的特色体育文化通识教育课程,2学分/门,学生可按通选课要求选修,不占体育必修课学分。 二、课程内容 1.必修课 (1)规定项目3项: ①男生特色教学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包括体育理论和12分钟跑)。 ②女生特色教学项目: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包括体育理论和12分钟跑)。 ③游泳:要求所有在校本科生必须通过游泳200米达标,如学生已具备达标能力,可不选游泳课,选修其他兴趣选择项目3项,其余不会游泳或不能达标的学生必须选修游泳课。不参加游泳课的学生需参加每年5月份组织的游泳200米达标测试,测试通过后方可毕业。具体测试时间届时将公布于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网页及学校教务部网页。 注:由于五四游泳池的拆除,以及五四游泳馆的条件与招生人数相比存在较大缺口,因此,游泳课暂做如下调整:自2004年起,新生游泳课改为选择必修课,暂不要求200米达标,待新建游泳馆正式使用后恢复执行原办法。 (2)选择项目32项41门(每学期根据教学需要项目略有调整) 网球,网球提高班,乒乓球,乒乓球提高班,羽毛球,羽毛球提高班,篮球,篮球提高班,足球,足球提高班,排球,排球提高班,手球,合球,地板球,棒垒球,游泳,游泳(提高班),健美操,健美操(提高班),体适能,体育舞蹈,体育舞蹈提高班,健美(男),形体(女),瑜珈,艺术体操,攀岩,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少林棍术(男),武术,跆拳道,散打、击剑,中华毽,体育综合素质训练(拓展),滑冰,高尔夫,定向和徒步运动,汉字太极和养生等。 体育保健课程,为部分身体异常、特型和病、残、弱及个别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的,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学生需经校医院保健科体检认证后,方可选修。 2.公共选修课 开设6个项目:运动、营养与减肥,现代健身方法,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桥牌。 3.通选课 奥林匹克文化。 三、体育课程考核和成绩记载 体育课程不仅包括体育教学课,还包括体育教学课以外的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锻炼活动,因此,体育课程是由体育教学课+体质健康测试+课外体育锻炼三项构成,三项均合格方可获得1个体育课程学分。 体育特长生的课程与训练及成绩评定,见《北京大学体育特长生管理办法》。 1.体育课程成绩获得需具备的条件: (1)体质健康测试合格,课外体育锻炼达到学期规定次数,则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按照体育教学课的成绩予以记载。 (2)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要在完成该学期原有的课外体育锻炼次数的基础上再增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具体次数根据每学期情况而定)。如课外体育锻炼达到了规定次数,则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按照体育教学课的成绩予以记载。 (3)体质健康测试未测(0分),体育课程成绩最多为59分,须重修。 (4)课外体育锻炼未达到规定次数,体育课程成绩最多为59分,须重修。 2.体育课程成绩 (1)所有课程的考试成绩均按照百分制记载,自2010级开始执行,并按照《北京大学大学生学籍管理细则》规定计算绩点。2010级以前的课程成绩仍执行合格/不合格两级制。 (2)成绩构成 ①技术部分(包括身体素质测试)(60%):由任课教师进行技术评定和技术达标的考核。 ②理论部分(20%):笔试,考试试题由各项目专项试题库随机抽取产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