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鲁菌病流行病学报告
布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通过对宣化县XX年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调结果的分析,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依据《张家口市人间布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对韩家坡、李家庄两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流调了1310人,血清学检测107份,阳性24人,阳性率为%,可见人间布病疫情依然严峻。结论布病的有效防控,需要多部门配合,做好畜间、人间布病的防疫,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病知识宣传和布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治疗,以控制疫情蔓延[1]。 宣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布病的历史疫区。上世纪60年代出现第1例布病患者,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畜牧业发展,家畜流动量的增加,畜间布病疫情明显加重,人间布病呈逐年增高趋势[2]。特别是近几年疫情不断出现,全县13个乡镇均出现过布病患者,已形成了无序蔓延的态势。XX年市地方病防治所将宣化县列为市级布病疫情监测点县,促使防疫机构加大了对布病疫情的监测力度。为了解当地布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于XX年对韩家坡、李家庄2个布病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韩家坡和李家庄村常住人口共计2862人。本次流调主要是7~69岁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饲养、放牧、接羔、兽医、皮毛、乳肉加工及其他与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 方法宣化县疾控中心组成流调组,通过走村串户,利用现场讲解、广播、发放宣传单的方式,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养殖户、放牧员、屠宰人员、皮毛加工人员以及有临床症状的重点人群抽血。采用“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人间布病血清学检查和发病调查统计表”、“不同职业人间感染、发病调查统计表”和“布病不同年龄组感染发病调查统计表”,对李家庄、韩家坡两村进行流调。 实验室监测[3]采集血清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作为初筛,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每批血清检测均作阳性对照。诊断按国家标准布鲁菌病诊断技术标准,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布病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阳性结果的,即确定为布病患者。2结果 基本情况韩家坡、李家庄两村位于宣化县南部,相距,人均年收入500元,多为丘陵和坡地,无霜期短,自然条件恶劣,地域环境使得养殖业成为当地重要生存产业。家家养羊,羊只白天分群放牧,偶尔也混到一处,晚上分户圈养。两村人畜用水为同一个水源,分水管入户。由于近几年布病疫情流行,李家庄羊只由1000只骤减到230余只,而韩家坡村有母羊流产现象,两村所养的羊只多为自繁自养。XX年同乡镇的胡松岭村发现布病疫情后,附近村庄就陆续有病例发现。XX年春季,李家庄村1周多时间内确诊了4例布病患者 人群分布依据《张家口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要求,李家庄村共流调468人,对疑似人员采血44份,经监测确诊病例8人,其中养殖户5人,放牧2人,学生1人;有3人是处理同一只流产病羊时感染患病。韩家坡村调查842人,采血63份,确诊16人,其中养殖户10人、放牧4人、屠宰人员2人,有4人是老患者,并出现1家2人发病的情况。 监测指标分析通过流调李家庄、韩家坡2村共检测出阳性24人,阳性率为%,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分别为3例1∶100++占%、9例1∶200占%、12例1∶400占%。确诊病例在年龄8~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有%的患者已转为慢性病例。 3讨论 原因分析通过流调,发现宣化县布病的传染源绝大多数是来自患病羊只,造成布病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环境污染造成疫情发生养殖户布病防治知识匮乏,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流调的两村人畜用同一水源,羊只在又时常在一处放养、饮水,而韩家坡村在几年前就出现过疫情,周围环境受到污染,由于传染源净化的不彻底[4],致使畜间的感染不可避免。 消毒不严导致交叉感染羊只出现不孕和流产现象的数量占到正常生育羊只的五分之一,村民对流产羊只的处理仍沿用多年的老方法,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徒手处理。对病畜的圈舍以及污染过的地面等环境只是简单的清扫,而不进行彻底的消毒,增加了人畜间感染的危险性[4]。 畜间检疫缺乏长效机制畜牧防疫工作不到位,羊只的检疫和病羊的淘汰流于形式,导致检疫和免疫不彻底,另外,养殖户自己不愿意出钱,拒绝免疫现象时有发生,使传染源肆意扩散。 治疗不及时延误病情流调中发现这些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布病患者,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等原因得不到及时规范治疗,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时有发生。 加强布病防控应采取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蔓延,需要卫生、畜牧等部门的配合,更需要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防疫人员利用科技下乡、办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布病防治知识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