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根霉发酵生产L一乳酸的形态研究及其对发酵的影响摘要
米根霉发酵生产L一乳酸的形态研究及其对发酵的影响
摘要
米根霉发酵生产L一乳酸过程中,菌体表现出多样的形态,影响了发酵过程中传质、 溶氧等性能,致使发酵效率有很大不同。本文研究不同条件对米根霉发酵产L.乳 酸的形态及发酵产率的影响;研究球状和絮状米根霉在发酵产L一乳酸过程中流 变学性质和溶氧特征;确定了球状和絮状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补料培养基。并 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两种菌体重复间歇发酵产L-乳酸的发酵强度;同时对球状米
根霉和絮状米根霉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具体结
论如下:
1.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两种菌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及
培养条件主要参数为:
球状米根霉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葡萄糖120 g/L,烈Ha)2S04 3.09/L,
KH2P04 O.1 5 g/L,MgS04‘7H20 0.25 g/L,ZnS04’7H20 0.25 g/L,NaH2P04 O.1 5 g/L,
CaC0360.0 g/L,发酵起始添加CaC03,发酵温度32C,米根霉均为形态规则小球, L一乳酸产量可达104.5 g/L,葡萄糖转化率为87。08%。
絮状米根霉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葡萄糖120 g/L,(NI-14)2S04 3.0 g/L, KH2P04 O.10 g/L,MgS04。7H20 O.25 g/L,ZnS04-7H20 0.05 g/L,NaH2P04 0.25 g/L, CaC0360,0 g/L,发酵起始添加CaC03,发酵湿度32℃,米根霉均为乳自色絮状体, L哥L酸产量可达104.1 g/L,葡萄糖转化率为86.75%。
2.研究了球状米根霉和絮状米根霉在发酵产L.乳酸过程中两种发酵液的流
变学性质和溶氧特征。 球状米根霉发酵液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均为牛顿型流体,其最大表观粘度为
38.6mPaxs:而絮状米根霉在发酵中期及后期其流体类型为假塑性流体,最大表观粘
度为108mPaxs。
对比研究两种形态发酵液临界溶氧浓度和实际溶氧,对球状米根霉和絮状 米根霉在发酵过程中的转速和溶氧作出调整。调整后球状米根霉和絮状米根霉 实际溶氧值分别为50.5%和51.3%,比调整前分别高了7.7%和9.O%,产酸分别为
1 04.959/L和l 05.759/L,比调整前分别高了4.1 59/L和3.959/L。
3.运用响应曲面法对重复间歇发酵补料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球状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补料培养基:葡萄糖909/L,(NH4)2S04 3.09/L,
KH2P04 0.159/L,MgS04。7H20 O.349/L,ZnS04’7H20 0.209/L;
絮状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补料培养基:葡萄糖909/L,(N144)2S04 3.09/L, KH2P04 0.159/L,MgS04‘7H20 O.359/L,ZnS04。7H20 0.219/L;
重复间歇发酵批次中,球状米根霉前6批产酸均保持在80.009/L以上,葡萄糖转化
率高于88.89%,产酸速率最高可达到4.26
率高于88.89%,产酸速率最高可达到4.26 g.L-I.h-1,在第7批时产酸略有下降,为 78.609/L,葡萄糖转化率87.30%;絮状米根霉前4批产酸可保持在80.OOg/L以上,产酸 速率最高可达4.07 g-Lq.h~,在第5批时产酸开始下降,至第7批时产酸仅为70.209/L,
葡萄糖转化率78.00%。
4.通过发酵数据对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建立了球状米根霉和絮状米 根霉发酵产L.乳酸过程动力学模型。
球状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过程动力学模型: 微生物生长模型: 一西0.1995(1一志)x
乳酸生成模型:鱼act=7.7761(堕dt)+o·2114x
絮状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过程动力学模型:
微生物生长模型:d西x=0.1452(1—8.X02)X
乳酸生成模型:去=5.437z(d衍x)+o.3096X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球状米根霉和絮状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动 力学模犁能够较好的描述试验过程。
关键词:L.乳酸,形态,流变学,动力学
Ⅱ
Study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of Rhizopus oryzae and its Effect on
L.1actic acid ferm entation
Abstract
The multiple morphology of Rhizopus oryzae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for L—lactic acid interferes、妨th mass transfer and oxygen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危险因素及可能机制的相关研究-老年医学(心血管内科)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旅游监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空间钢管桁架结构动力性能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旅游监控研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估算与决策支持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煤矿塌陷影响区对高速公路影响及对策研究-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产品再生的闭环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马来西亚与东盟外交政策与地区主义研究-世界史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铝合金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工艺及疲劳特性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甲居藏寨研究-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铝合金激光-小功率MIG复合焊激光作用机理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科技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科技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论证方法研究-政治学理论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空间索膜结构的力密度法静力分析研究-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考虑灾民心理的应急物资分配方法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麻家梁矿装载硐室泥质围岩力学特性与加固技术研究-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铝合金点焊接头疲劳性能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空管局职工培训网络测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空气弹簧隔振系统载荷分配优化研究-固体力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