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言学》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化语言学 英文名称: metalinguistics 课程代码:011601 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修(制)订人:杨世文 修(制)订日期:2007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订人: 审订日期: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文化语言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学科,是语言学和文化学的交叉学科,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定位在汉语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范围内。本课程以基本掌握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知识体系的学生为教学对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汉语与中国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完善、相互依存的关系,引导学生对汉语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初步掌握研究方法。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汉字和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 2.认识汉字、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3.初步掌握从汉字、语音、词汇、语法研究中国文化和从中国文化透视汉字、语音、词汇、语法发展规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 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内容(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文化语言学的概念、文化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要点: 1.文化的涵义 2.文化的三个层次 3.文化语言学概念和研究内容 4.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对文化和文化层次的理解。 第2章 汉汉语语音与汉文化(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汉语语音的特点,中国文化对汉语语音的影响,由汉语语音的特点形成的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 教学要点: 1.汉语音义结合的特点 (1)一音多义(语素)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2)一音多字造成汉语的奇特现象 2.语音特点形成的文学艺术手法 (1)双关 (2)借对 (3)幽默的谈笑艺术 (4)歇后语 3.汉语语音特点形成的民俗 (1)吉祥语与吉祥物 (2)禁忌语 4.语音特点形成的制度—避讳 教学重(难)点:汉语语音的特点与中国文化特点的关系。 第3章 汉字与文化 (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汉字性质和特点,掌握从汉字中了解历史文化信息的方法。 教学要点: 1.文字是文明的标志 (1)文字使语言突破了时间上的局限,使语言得以长久保存 (2)文字使语言突破了空间上的局限,使语言得以传到远处 2.文字的形体反映了古文化的演进 (1)古文字反映古代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 (2)古文字反映古代风俗制度的变化 (3)古文字反映审美意识的起源 教学重(难)点:汉字的结构;汉字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第4章 汉语词汇与汉文化(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上中国的民族观念在汉语词汇中的反映,民族心理对汉语词汇结构的影响。 教学要点: 1.汉语词语表达的伦理观念 (1)尊卑观念在词汇中反映 (2)以血统定亲疏观念在词汇中反映 (3)官本位观念在词汇中的反映 2.中国历史、文学在词汇中的反映 3.宗教在词汇中的反映 (1)来源于道教的 (2)来源于佛教的 4. 词汇中反映的龙凤文化 (1)龙文化 (2)凤文化 5词汇中反映的虎文化 6汉语词义引申中的文化心理 教学重(难)点:民族观念在汉语词汇中的反映方式。 第5章 汉语语法与文化(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文化对汉语语法的影响和制约;了解汉语语法特点对中国文化的反作用。 教学要点: 1.文化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1)人类共同的文化形成共同的语法 (2)文化的差异造成语法的差异 2.汉语语法的特点 (1)汉语词序的语法作用 (2)虚词的语法作用 3.汉语诗歌反映了汉语语法特点 (1)韵律与节律 (2)形式与内容 (3)汉语诗歌与古今音、方音 4.汉语的特殊诗体分析 (1)眩人心目的杂体诗 (2)回文诗与汉话语法 教学重(难)点:汉语语法特点所反映的中国文化。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讨论。 (二)技能训练 本课程是以古、今汉语知识为先修课程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要求学生进行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联系;要求学生观察和调查民俗,并与汉语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联系,找出汉语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的例子。 (三)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或者撰写小型课程论文。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选修本课程必须具备的下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汉语语音基本知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基本知识;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