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85921.doc
.
.
PAGE 40
..
PAGE 39
.
宽 阔 小 学
五 年 级
品 社
麻 斗 贤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108名。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深入和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多父母心目中,其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是全家人的核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们的依赖性很强。他们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但缺少社会经历。教学时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热爱祖国、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勤劳、节俭、文明、礼貌等思想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较强的有用人才。
二、教材剖析?
(一)指导思想: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
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现实生活。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
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
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
(三)教材内容:本册书包括五个单元,分别是“爱美丽生命、规矩与方圆、不能忘记的历史、科技创造新生活和商品带你看世界”,涵盖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哲理性强,通俗易懂,符合小学高段学生的发展规律。
(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3、了解国家所蒙受的耻辱,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4、通过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让学生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
三、教学措施?
(一)?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1、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进一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教材内容?
课时
一?
?1、生命多么可贵
2、成长日记ABC
2
二?
3、健康生活每一天?
4
三?
4、校园红绿灯
6
四?
社会生活有规则
法律保护你我他
8
五?
7、圆明园的诉说
10
六?
8、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12
七?
9、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4
八?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新科技,新生活
16
九?
期中考试
18
?十??
12、超越梦想
20
??十一?
科技是把“双刃剑”
崇尚科学精神?
22
十二
15、寻找商标的国籍
16、我们在这里生活
24
十三
17、“MADE??IN?CHINA”,中国制造
26
十四
18、你好,WTO
28
十五
?复习考核?
30
十六
??期末结束?
32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第一课 生命多么可贵
第一课时 感激生命 总第 1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