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 第9期 应 用 化 学 Vol.27No.9
2010年9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Sep.2010
对苯二胺在血红蛋白/聚L谷氨酸/玻碳
修饰电极上的可逆氧化
李 敏 杨昌英 周文凯 朱 敏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宜昌443002)
摘 要 采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得到导电性能良好的聚L谷氨酸(PGA)薄膜,通过共价键合
法将血红蛋白(Hb)固定于电极表面得到稳定且具有催化活性的Hb/PGA/GCE修饰电极,将其用于对苯二胺
(PPD)的可逆氧化。修饰电极交流阻抗及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实验表明,血红蛋白成功地固定于电极表面,
保持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能有效催化HO的还原。PPD在电极上表现为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
2 2
I/I 约为102,电极没有明显的钝化现象。氧化还原峰电流与 PPD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p,a p,c
I (A)=3124+0705c (mmol/L)(r=09973)。HO的存在使PPD氧化还原峰型更对称,可逆性更好,
p,a μ PPD 2 2
表明体系中PPD氧化与过氧化酶催化途径一致。
关键词 血红蛋白,聚L谷氨酸,对苯二胺,可逆氧化
中图分类号:O6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0)09109306
DOI:10.3724/SP.J.1095.2010.90783
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PPD)是最简单的芳香二胺之一,易氧化,应用于染发剂中,使用时加
[12]
HO促进其氧化,氧化后成黑褐色,附着于头发上而染色,同时已证实PPD与皮肤接触而产生毒性 。
2 2
近年来,关于对苯二胺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途径及产物研究较多,大多认为其氧化产物以低聚体为主,
[34]
其氧化是不可逆的 。对苯二胺在一定条件下可经化学或电化学聚合成导电或不导电的聚合物,对苯
[57]
二胺在电极体系中连续扫描会导致氧化物(聚合态)沉积在电极上而使电极钝化 。但在酶催化作用
[8]
下,其氧化机制有所不同,如焦奎等 认为辣根过氧化酶能使HO氧化对苯二胺生成5二胺基N,N二
2 2
[9]
氨基苯2,5环己二烯1,4二亚胺。H′ebert等 研究对苯二胺的电化学氧化时,在含有对苯二胺的电
解质溶液中加入漆酶,可以观察到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实现了对苯二胺的可逆氧化。因此对苯二胺在氧
化还原体系中可作为调节剂,在氧化酶和电极间用作电子传递的还原介质。血红蛋白(Hb)具有类酶的
[1011] [12]
性质,可以通过其电子转移活性实现电催化,经常用于HO 、胆固醇 的检测。但不同的固定方
2 2
法直接影响其电子转移活性,目前主要的固定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和化学法[1314]。本文借助电沉积
L谷氨酸形成导电聚L谷氨酸(PGA)薄膜,采用共价键合方法,将血红蛋白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