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中小企业融资看我国创业板的设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从中小企业融资看我国创业板的设立 李小霞 一、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 据统计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占所有短期贷款总额比例还不足5%,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在2006年底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这样的资金支持力度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生存与发展。银行的“惜贷”现象仍然广泛存在;政府的扶持仍然只是杯水车薪;信用担保风险又使高成长性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取资金;主板市场门槛又太高;通过从非正式金融渠道寻求资金又使企业面临高额的利息负担;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融资又有限……如此等等给中小企业,特别是需要大量资金来谋求高速发展的科技型企业造成融资瓶颈,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 二、海外创业板的融资作用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创业板融资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创业板,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新的融资渠道,使其能从社会中获得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机制,从而促进风险资本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在美国NASDAQ的影响与示范作用下,全球掀起一股为中小企业及新兴创业企业建立发行上市标准更宽松更灵活的二板市场或创业板块。 1.纳斯达克(NASDAQ)。 纳斯达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且运行最为成功的二板市场,其从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扶持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平台和市场服务支持的历史使命。1992年美国政府提出大力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一大批高新科技企业随之诞生,而当中众多寂寂无名的小公司,凭借其创新的信息技术,走上NASDAQ融资平台,一跃成为产品畅销全球的跨国公司。以微软为例,1985年,其总收入为1.62亿美元,1986年3月股票开始发行上市,经过多年的增值扩张,其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 NASDAQ市场一直坚持放宽对上市条件和标准的限制,加强二板市场服务于高成长性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定位,减轻了众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且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的筹资成本压力。NASDAQ为全球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交易平台,成功地培育了微软、戴尔、英特尔和思科等一大批顶级的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而这些高风险、高成长性的企业反过来又成为支撑NASDAQ的产业基础,成为NASDAQ最具活力的上市资源。 2.香港创业板(GEM) 。 1997年香港受金融风暴影响,以金融地产股为主的主板市场全面受挫,其产业及资本市场结构的缺陷日益暴露,香港政府认为要保持竞争力,维持经济增长,维护其国际金融地位,必须依赖高科技,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宽广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于是香港政府全力推进创业板的建设。 表1 香港创业板市场表现及融资情况 年度 上市公司数目 总发行股本 (亿港元) 上市公司总市值 (亿港元) 平均市盈率(倍) 平均周息率 (百分率) IPO(家) 2007年 193 107.93 1610.81 44.91 0.68 10 2006年 198 87.48 888.85 21.86 2.17 6 2005年 201 78.44 666.04 22.94 1 10 2004年 204 91.3 667.16 28.65 0.66 21 2003年 185 87.1 701.77 38.79 0.78 27 2002年 166 87.52 522.20 22.45 0.9 57 2001年 111 75.55 609.64 31.27 0.68 57 2000年 54 55.67 672.90 N.A N.A 47 数据来源:根据香港创业板整理 HYPERLINK .hk/gb//statistics .hk/gb//statistics 香港创业板推出之时,恰逢互联网高速发展、全球创业市场投资热情高涨时期,同时香港政府又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因而前期创业板对公司上市的要求普遍偏低,IPO发行价被高估,随后几年投资开始回落并渐归理性。也许与香港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的表现并不够理想,一直没有走出低迷的现状,但即使是美国纳斯达克也是经历了近乎二十年才迎来了高速发展,而且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香港创业板总体上还是有所发展,具体体现在总发行股本,总市值和市盈率等方面的增长。而且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自由的投资环境,其国际化的市场一直备受国际资本的青睐,创业板的潜力有待发掘。香港创业板目前发展的不如意、不理想只能说明其在创立时的制度设计及推行方式上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革与完善,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其为国际大型风险投资基金寻找更具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项目提供了理想通道,为中小企业利用国际资本、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平台与帮助等功能。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