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气相色谱简单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细管气相色谱简单知识 一、毛细管柱与填充柱的区别 与填充柱相比,毛细管柱的特点为: 1.分离效能高 2.分析速度快 3.样品用量少 可在几十分钟内分离出包含几百种化合物的汽油馏分,然而样品用量仅有数微克 在快速分析方面,可在几秒钟内分离含十几个组份的样品。 其独特的特点在于: 渗透性大,分析速度快 传质阻力小,可用长柱,并得高的总柱效。 色谱动力学认为:填充柱可看作是一束长毛细管的组合,其内径约等于粒子粒度,因其弯曲,多径扩散严重,故理论板数少。 毛细管柱完全没有这些缺陷,故理论板数可高大106数量级。 用毛细管柱,有利于: 提高色谱分离能力, 加快色谱分析速度, 促进色谱的应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毛细管色谱法的相关理论 在毛细管柱,柱内只有一个流路,故多径项2ldp为0,弯曲因子g=1,且用其液膜厚代替了填充柱中载体的颗粒直径dp。 2.毛细管柱的最小理论板高 毛细管柱的H—U图也是一个双曲线,在U值是最佳值时,H值最小。 式中Cg、C1的大小取决于分配系数及柱的几何性(以相比β为代表),但一般毛细管柱液膜薄,β值较大,液相传质阻力C1项不起控制作用。 当被测物质的k﹥10时,如果每米理论板数大于1000/d时,则所用柱子的性能较好 表中为K值很大时最好柱效(每米板数)值,其值由H/L = 1000 / d 一般认为直径在0.1—0.7mm较好 小于0.1mm,入口压力增加,柱负荷减少 大于0.7mm,虽柱负荷增大,但柱效下降 目前流行0.53mm的大口径管,不必分流。 3.载气线速 从速率方程可知,最小板高时的最佳线速为: 如果Cl很小,则有: 可见,细管径,轻载气更适合于快速分析。 4.样品容量 一根色谱柱的最大允许进样量,约为一块理论板的有效体积。 可见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柱半径、柱长、分配比成正比,与塔板数成反比 比较填充柱和毛细管柱的柱容量 一根长20米,内径为0.25毫米的毛细管柱,一般可涂上6 mg的固定液,柱内体积 而一根长两米,内径3毫米的不锈钢填充柱,柱内体积 按12:100的液载比,可涂上800mg固定液。 可见,一根2米长的填充柱中固定液的含量是一根20米长毛细管柱中固定液含量约150倍,故允许进样量也在一百倍以上。 5、柱效能 毛细管柱每米塔片数通常在2000-5000之间,长20米的毛细管柱总柱效为4万至10万。 填充柱每米塔片数在1000-1500之间,长2米的填充柱的柱效为2000-3000 所以毛细管柱的总柱效可以比填充柱高10-100倍。 根据上式,分离度正比于总塔片数N。即 毛细管柱色谱总效高,其分离效能也高。 如果柱效高,K值也大是最理想的,目前流行大孔厚膜毛细管柱可望具有这两重性质。 6、分析时间 根据公式,样品的保留时间正比于柱长,在以氮为载气时,毛细管柱的线速可达16厘米/秒,而填充柱在4厘米/秒 毛细管柱可采用很高的载气线速来缩短保留时间。且毛细管柱的K值比填充柱小,因此保留时间小。 故:毛细管柱上可实现快速分析。 三、毛细管柱的色谱系统 与填充柱系统基本一样。 因毛细管柱内径细,柱容量小,出峰快、峰形窄,因此对色谱仪本身(如进样系统、检测器、记录器等)有些特殊的要求。 1、进样系统 毛细管柱进样量必须极小(一般液样10—2~10—3微升,气样约1微升)。 要引进如此微量样品,可采用分流法进样。即在气化室出口分两路,绝大部分放空,极小部分进柱子,这两部分比例叫分流比。分流法又分为动态法和静态法两种。 对分流器的要求 为使分流后的样品不改变组成: 1、分流后样品混合物中各峰的相对大小应与未分流的严格一致。 2、分析不同浓度的混合物时,峰面积必须正比于浓度。 3、当柱温、分流比、流速改变时各色谱峰的相对大小要保持恒定。 A.动态分流法 是目前毛细管柱进样系统最常用的分流方法,不同仪器上的分流有不同的形式。 对分流器设计要求: 整个分流器要保持在气化室的温度下,防止样品冷凝; 分流前要有一定的混合体积,使试样、载气完全混匀, 放空管体积至少要等于样品气化后的体积加载气体积。 A为气化样品与载气混合部分,B为分流点, C为喷嘴 ,引起放空部分与进入部分在分流过程中进一步混合,确保宽沸程样品分流后不失真。然后通过放空阀调节分流比。这种分流器只是在进样时才打开开关阀,几秒钟后就关闭大部分载气,而留下一点出气,防止试样反扩散进柱中。 简易分流器 在一般填充柱气化室出口,并排插入两根同内径不同长度的不锈钢毛细管,垫上硅橡胶构成,其长度比即分流比。 注意 在分流前要有一段混合体积,内装硅烷化玻璃球,可保证分流后组成不失真。 2、尾吹 毛细管柱内流动相流速低,流量小,组分会因柱后死体积突然增加而发生严重的纵向扩散,从而导致峰形展宽,有可能使在柱中以分离的组分在柱后再次重叠,影响分离。 也可在使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