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巫、道、骚与艺术
张正明
一位友人问我:“你常说楚文化博大精深,也许你是对的,但我现在还只能应之以‘唯唯,否否’。楚国的物质文化倒还不难评估,冶金啦,织帛啦,髹漆啦,只消举出这三样来,说甲天下也理直气壮。至于楚国的精神文化,尤其是艺术,实在奇诡莫测,我就不得要领了。你能不能只用几句话,或者只用几个词,把其中的精义统摄无余?”
我说:“这是一道难题,但我不妨试一试。答案只有三个字——巫、道、骚。依我看,这三样也是甲天下的。”
那位友人听了,始则愕然,继而欣然……
上面算是引子。下面言归正传,说巫、道、骚与艺术。
巫与道、骚
首先要声明,这“巫,道,骚”是原生的巫学、道学、骚学,为楚国所特有。巫学,不是后世的装神弄鬼;道学,不是后世的画符打醮;骚学呢,也不是后世的吟风咏月。这中间的界限不可搅混,否则,就像把凡夫俗子视同古圣先贤,一样荒谬。
楚人崇巫,这是史家公认的。先秦时,崇巫的不止楚人,还有秦人、越人、宋人,陈人等等。但楚人有精湛的巫学,这却是秦人、越人、宋人、陈人都比不上的。创造了古代西方文明的那些民族,如希腊人、罗马人等等,在这一点上也不如楚人。
所谓巫学,当然不限于巫术、巫法、巫技。也就是说,它不全是原始的宗教,其中也荟萃着早期的科学和早期的艺术。所谓早期的科学,主要是天文、历数、医药。所谓早期的艺术,主要是诗歌、乐舞、美术。
最早给巫做了确切的界说的学者,是一位楚人,名叫观射父。《国语·楚语》记观射父说:“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按,古人虽有觋、巫之分,但他们是可以统称为巫的。寻常的巫是低等次的巫师,即巫术师;观射父所讲的巫是高等次的巫师,即巫学家。前者是小巫,后者是大巫。小巫不及大巫,一如《庄子·逍遥游》所讲的“小知不及大知”,其理自明。在楚人心日中,大巫是社会的精英。《国语·楚语》记楚昭王时大夫王孙圉论“国之宝”,首推观肘父,次推倚相,第三才是云连徒洲。观射父和倚相都是巫学大师。前者兼着类似于“行人”的外交职务,“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后者兼为首席史官——左史,博通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至于云连徒洲;殆即物产丰饶的云梦。
《史记·日者列传》引贾谊云:“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按,卜和医都是巫的专长,可见贾谊对巫是非常推崇的。据《吕氏春秋·勿躬》,相传卜的祖师是巫咸,医的祖师是巫彭。南方的巫比北方的巫灵验,以有恒著称。《论语·子路》记孔子云:“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按,所谓南人,实即楚人。楚地巫学特盛,巫书《山海经》的主要作者便是楚巫。《论衡·言毒》说巫咸“生于江南”,虽是传闻,但并非空穴来风。大概正因为楚地巫学特盛,才有这个可能只是想当然耳的传闻。
春秋晚期以后,楚文化进入鼎盛期,巫学开始分流:其因袭罔替者仍为巫学,其理性化者转为道学,其感性化者转为骚学。
楚国的强盛加剧了大国与小国的矛盾,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以及“国人”与“野人”的矛盾,某些处在中间地位的有识之士谋求超脱,这是巫学理性化而为道学的历史背景,时当春秋晚期与战国早期之际。楚国社会的兴旺以至烂熟引发了双重危机,内有痼疾的销磨,外有劲敌的凭陵,贵族中的有识之士谋求拯救而不得行其道,这是巫学感性化而为骚学的历史背景,时当战国中期与晚期之际。旨在超脱者必出世,至少主观上是勉强可以做到的。旨在拯救者必入世,而其势如挽狂澜于既倒,客观上的失败导至主观上的幻灭。道家站在楚文化鼎盛期的起点上,冷眼看世界,尚能聊以卒岁。骚人则站在楚文化鼎盛期的终点上,热心向世界,就不免蹉跎和愁苦了。
道家把巫师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骚人把巫师的宇宙观具象化、艺术化,而巫师依然故我。太一,在巫师看来,是太微座的一颗星,可以凭借它的昏见来测定春分,从而宣告春耕时节的来临。在道家看来,太一是“道生一”的万物之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骚人看来,太一只是一位全天至尊之神,是为“东皇”,或称“上皇”,献祭之时,如《九歌》所描写的,“灵偃蹇兮姣服,芳菲非兮满堂”,美不胜言!
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的信使和媒介,在人面前代表鬼神,在鬼神面前代表人。他们使出媚鬼谄神的法术,以求实现驱鬼遣神的意图。道家不然,他们排斥鬼,架空神。《老子》第60章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这是排斥了鬼。《老子》第39章说:“神得一以灵。”——这是架空了神。骚人又异其趣,他们与鬼神为友,或亲或疏,若即若离,全无挂碍。由此,巫师与骚人可以一身而二任,巫师和道家却捏不拢来,骚人与道家则可以有意气相投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