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亚“解题表”在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一例 - 教学方法论指导下 .doc

波利亚“解题表”在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一例 - 教学方法论指导下 .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7 波利亚“解题表”在解题教学中的 应用和发展一例 乔治·波利亚高度重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形式,总结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步骤——解题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思考,结合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将“解题表”细化为以下五个步骤: 弄清题意,明确问题;经验联想,拟订方案;分步落实,实施方案;探索变化,寻求发现;回顾交流,强化体验. 在五步曲中,拟订方案和实施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解题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的重点是体验联想、猜想和推理证明的思想方法;“探索变化,寻求发现”是结合数学发现法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回顾交流,强化体验” 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本文结合2007年北京市高级中学统一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中第25题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应用波利亚“解题表”进行解题教学的一点体会. 题目: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 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图⑴ 2.如图⑴,在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AB、 AC上,设CD、BE相交于点O,若A=60°,DCB=EBC=A,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 3.在三角形ABC中,如果A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CB=EBC=A.研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一、弄清题意,明确问题 ㈠ 教学实录 [学生:读题、审题.] [教师:提出读题、审题具体要求.] ⒈搞清题目的已知,并进行简单、直接的推理. ⒉明确要证明的结论,并进行简单、直接的条件判断. ⒊在图中标出已知条件、直接可知的结论、要证明的结论或需知的条件,并用不同的符号区分. 对于第1问,学生容易举出等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均为等对边四边形. 对于第2问,大部分学生能够猜出∠EOC(或∠DOB)与∠A相等,四边形BCED是等对边四边形. ㈡ 设计意图 在有关第1问和第2问的师生问答中,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和简单推理,知道了∠EOC=∠A的依据是“三角形外角定理”,四边形BCED中可能是BD=CE,使学生对题目内容更加清楚,对理解第3问的问题做了充分地准备. 二、经验联想 拟订方案 对于第三问,学生容易猜想出“四边形BCED是等对边四边形,且BD=CE”.但如何证明呢?这是本题、本节课的核心. ㈠ 教学实录 [学生:猜测四边形BCED是等对边四边形,其中BD=CE.] [教师:提出如何证明的问题,给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找证明方法,拟订解题的方案.] ⒈探索解题思路 解题的一般思路为三种: ⑴ 已知→可知……→可知→求证; ⑵ 求证←需知……←需知←已知; ⑶ 已知→可知……←需知←求证. 由于本题条件与结论关系不易发现,一般采用思路⑶. ⒉寻找解题方法 ⑴ 回忆做过的类似的题目 [教师:我们做过类似的题目吗?或者是见过类似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想到了课本上曾经做过的一道练习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0页第12题): 如图(2),等腰三角形ABC中, 两底角平分线BE、CD分别交AC、AB 于E、D,求证:BE=CD. ⑵ 回忆过程 提炼方法.  图(2) [教师:回想一下课本上的这个题是怎样证明的?] [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明的.] 引导学生寻找题中的等对边四边形.          ⒊ 回到原题 拟订方案                 [教师:此法能直接用于中考题的证明吗?为什么?] [学生:不能.因为这里的△BDC与△CEB不一定全等.] [教师:那怎么办?] [学生: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教师:怎样作辅助线,才能构造与我们做过的题目相似的图形?注意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学生1:作直线DF∥BC交直线BE于点F.] [学生2:作直线BF⊥CD交其延长线于点F,作直线CH⊥BO交BE于点H.] [教师:太好啦.你们能说说怎样证明吗?] 图(3) 图(4) [学生1:先证BD=CF,再证CE=CF.]如图(3). [学生2:先证△FOB≌△HOC,再证△FBD≌△HCE.]如图(4). [教师:回顾一下两个人的方案:方法1是通过辅助线构造等腰梯形,再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方法2是通过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 ㈡ 设计意图 联想过去熟知的问题或图形、回忆方法、构造熟知的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