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丁玲、陈明从秦城监狱出狱后第一次合影。1975年秋摄于嶂头村后老顶山。 丁玲和她的丈夫陈明在家中。 1979年6月16日,出席政协五届第二次会议的文艺界著名人士欢聚一起亲切交谈。左一是夏衍,左三是丁玲,右一是著名芭蕾舞演员白淑湘,右二是著名电影演员王人美,前坐者右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 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丁玲和老朋友曹禺(左)、阳翰笙(中)在一起。 牛汉(后排左)与丁玲(前排中)夫妇等合影。 丁玲与冰心 1983年丁玲访问法国时合影。 丁玲回乡记 友谊农场三十年 丁玲故地重游 著名作家丁玲晚年与家人团圆照。 丁玲的创作道路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这一时期的作品完全以丁玲的个人生活体验为创作出发点,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二是进入解放区后的创作。作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在进入解放区以后 面临许多新的选择,丁玲能始终保持自身的个性和眼光,对解放区的问题不同于一般作家的思考,甚至带有批判的眼光,如《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篇章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后期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虽然是奉命之作 ,但她能深入土改生活,并依然坚持独立的眼光,作品反映出土改过程中复杂的阶级关系,以及土改中农民自身改造的必要性 ,这是那个年代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深刻之处。 周立波 周立波故居 周立波是解放区重要的小说家,主要著作有:《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集《铁门里》《禾场上》,散文报道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等。 《暴风骤雨》1948年初版 《山乡巨变》1962年版 铁水奔流1955年版 周立波在农村体验生活 * 解放区的小说创作 赵树理 丁 玲 孙 犁 周立波 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从小喜欢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及地方戏曲,对民间文学十分熟悉。 沁水县尉迟村赵树理故居,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出生于此地 1925年,赵树理进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读书,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启蒙和熏陶。192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深入基层,亲自组织群众抗敌斗争,并开始从事创作。 1936年,《太原日报》副刊刊登的赵树理早期作品《打倒汉奸》。 1943年5月,赵树理完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10月又推出了《李有才板话》,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 从1943年到1949年,短短几年间赵树理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影响甚远。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赵树理(中)、陈荒煤(左)、于黑丁(右)在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合影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特色 关注现实问题 赵树理的小说创作继承和发扬了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并且在4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条件下加以创造性的开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社会关系的变革,塑造了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民族化特色 赵树理从以农民为主体的读者群的审美需求出发,继承了民间艺术的一些优秀传统,重视小说“说故事”的功能,在人物描写、情节结构和语言方面,都十分注重与民族的欣赏习惯、审美趣味、文化水准相适应。他的这种风格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大众的。 赵树理与“山药蛋派” “赵树理方向”的重要影响是,形成了以赵树理为代表,包括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一批小说家的“山药蛋派”。他们的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浓郁的晋东南民俗风情,影响很大,与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形成对比。 解放后,赵树理多次回到他生活过的农村,观摩演出、指导创作。不幸在文革期间去世。 1963年7月,赵树理从北京回晋东南深入生活,图为修改《三关排宴》剧词。 1964年4月赵树理在长治观看上党梆子 演出结束后,与演员亲切交谈(1965年) 孙 犁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高中毕业后,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芸夫”的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 1936年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此后,他在家乡投身于抗战洪流,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多的了解。 1941年孙犁(前排左三)与晋察冀边区文学工作者合影 1944年,孙犁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1946年春孙犁在蠡县 孙犁年青在白洋淀荷塘旁边 1979年孙犁在天津寓所内 孙犁 摄于1983年 孙犁在欣赏小物件。1995年 孙犁为《散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