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心理学论文-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
旅游心理学论文-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现代人的精神压力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而现代人对找回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特点进行了心理学分析,阐明了旅游对满足人类回归自然这种本性需求的作用。关键词:心理;动机;旅游1 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化《圣经》中曾经这样描述道:在伊甸园里,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和谐地相处在一起。那里一片安宁,没有选择,没有自由,没有思想。但有一天,男人违反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实。从此,他有了理性,有了知识,有了自我意识,能反观自己,发现自己赤身裸体并感到了羞耻。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这意味着人开始脱离自然状态,人打破了他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和谐状态。人被逐出了伊甸园,获得了自由,但同时也获得了孤独和恐惧。从此,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不能和谐相处,又不能完全分离。人与自然的天然关系破裂,人失去了原有的家———大自然。他再也不能回到这个家中,他已经无家可归了,只有一条路可走:去寻找一个新的家,将世界创造成人的世界,也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婴儿离开了母体,从此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照料越来越少。他要自己去解决问题,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发生冲突。一方面,儿童在身体和精神上日益强大,感到自我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他日益感到失去了母亲的保护,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冲突和分离,感到世界的强大与自我的渺小,感到世界常常与自己作对。他不得不独自一个人面对着这个强大的世界。相应地,人也疏远了自我。人的意识掩盖了人的真实自我,使人的真实自我处于无意识的受压抑状态。自我分裂了,人害怕独处,害怕自己面对自己。于是他们忙着找事干,忙于追求金钱、权力、荣誉,还自以为他在追求幸福。而一旦真的得到这些东西,却又感到茫然和空虚。从原始部落到中世纪后期,由于人类文明还不够进步,人与自然之间还保持着相对密切的关联。但工业文明出现之后,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虽然工业化使人摆脱了中世纪社会强加在人身上的各种束缚,特别是经济和政治束缚,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了,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更糟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已经逐步征服了大自然,在统治自然的能力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并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世界。人们生产出了食品和水果、建造了高楼、开设了工厂、发明了汽车和飞机。这个物质世界建立在大自然之上,人生活于这个与大自然越来越疏远的世界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那种坦率的、富于人情味的关系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利用和相互操纵。市场规律也统治着所有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很显然,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必然建立在互不关心、相互漠视或敌对的基础上。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打击对方,必要时毫不犹豫地将对方置于死地。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看,情况更加糟糕。人不仅出卖商品,而且出卖他自己。体力劳动者出卖着他的体力,脑力劳动者出卖着他的“人格”。像其它商品一样,是市场在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价值。如果某个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不被市场所接受,那么他就会一无所有,分文不值。工业文明使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日益疏远,因而人感到越来越孤独。人与自然分了家,又不得不处在自然之中。人一经诞生就再不能退回到原始状态,不能退回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史前状态,不能退回到母体中。因此,人必须发展自己,必须主动地去生活,直到成为自然和自身的主人。也因此人必须去寻找解决矛盾的更好的办法,寻求与自然、他人及自我相结合的更高级形式,这正是人的一切精神动力的源泉,也是人所有的激性、感情和焦虑的源泉。2 旅游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现代人摆脱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束缚,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了。比如,中世纪时代的人们主要从事着手工劳动,生产桌子、椅子、衣服和其它商品的手工艺者控制并监视着生产的整个过程。劳动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劳动能给人一种作为创造者的成就感。而在现代大企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变得越来越单调、机械,每个人都固定地完成生产线上的一道简单的程序或一个动作。人没有了一种创造者的感受,从劳动过程本身不能获得一种作为创造者的满足感,劳动仅仅是获得金钱和谋生的手段。在这种异化的劳动中,人的创造性、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压抑和淡化了。从生活环境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城市中,居住在钢筋水泥建造的丛林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汽车尾气、工业垃圾、噪音等污染源一天比一天严重地损害着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力管网直埋管道施工方案.doc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自然资源》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A(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pdf VIP
- 萌宠学 见面课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八).doc VIP
- 认知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分析.pptx VIP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