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2.积累文言文中常用的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大意。
3.体会古人探索自然的愿望,感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和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能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2.积累文言文中常用的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
????体会古人探索自然的愿望,感受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和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道理。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对于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大家回忆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 ?对,大家知道吗?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故事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篇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看看写了大思想家孔子和两个小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呢?
2.文学常识简介
????(1)《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
《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的作品。《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读来妙趣横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作品人物: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孔子多才多艺,知识渊博,人们称他为无所不知的圣人。
3.生字词讲解,诵读课文
(1)生字词讲解(结合导学案)
????辩斗( ??????) ??盘盂( ?????) ?沧沧凉凉( ?????)
????孰?为?汝?多?知?乎( ??????)( ??????)( ??????)( ??????)
(2)根据节奏的划分,注意语调语气,诵读课文:
A.?全班齐读一遍;
B.分角色朗读:1、2组读一小儿,3、4组读另一小儿,老师读其他部分。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在课本上标清楚停顿,注意朗读时要读出小孩子争辩时激烈的语气,特别注意两处表达自己观点的反问句要读出强烈的反问语气)
4.结合导学案检查预习,学生自主交流。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或向老师提问的方式,对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在组内把一些疑难的文言词语解决。
5.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通过对答案的方式进行文言词语串讲和课文翻译: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 其 ?故。
??【注释】东游:向东游历;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辩斗:辩论,争论。 ? ? ? ??? ? ? ? ??其:他们。 ?????????故: 原因,缘故。 ? ? ? ?
??【翻译】孔子到东方游历,(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在(激烈地)争论,(孔子)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孔子【东】游,名作状,到东方。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注释】以:以为,认为。 ????始:刚刚 ?????????去:距离。 ????????
????????日中:中午时太阳似在天空中央,所以说“日中”。 ?????????????????????
??【翻译】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文言现象】省略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 ? ? ? ? ? ? ? ? ? ? 古今异义:去:(古)距离;(今义):离开所在地到别处。 ? ? ? ??
(3)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注释】初:刚刚。 ???????
??【翻译】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文言现象】省略句:一儿以日初出(去人)远,而日中时(去人)近也。?
(4)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注释】如:像,好像。 ????车盖:车篷,用来遮风挡雨。 ??????及:等到。 ??????????
??????????则:就 ????盘:盘子,盛食物的容器。 ??盂:钵盂,盛食物的容器。 ??????????
??????????为:是 ????????乎:吗 ???????????
??【翻译】(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刚出来时大得像车子上的伞盖,到了正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