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媒体报道研讨会-Airdiode.PPT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媒体报道研讨会-Airdiode.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媒体报道研讨会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年月日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生理脆弱性心理脆弱性经济脆弱性权力脆弱性边缘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脆弱性指一些长期因素消弱人们应付突发灾难或持续的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使人们更容易受到灾难的影响人们的脆弱性在灾难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脆弱群体不能作出有效的反映来保护自己在灾难过后这种脆弱性依然存在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就艾滋病感染而言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脆弱性青少年还有生理上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媒体报道研讨会 卜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北京 2008年4月9日 儿童青少年与艾滋病基本报道议题 1.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 ——生理脆弱性 ——心理脆弱性 ——经济脆弱性 ——权力脆弱性 2. 边缘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脆弱性指“一些长期因素消弱人们应付突发灾难或持续的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使人们更容易受到灾难的影响。人们的脆弱性在灾难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脆弱群体不能作出有效的反映来保护自己。在灾难过后,这种脆弱性依然存在”(Candida March, Ines Smyth and Maitrayee Mukhopadhyay, 1999, p.79)。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就艾滋病感染而言,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脆弱性,青少年还有生理上的脆弱性。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正成长在性活跃期,实际上,已经有一定的数量的青少年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但是,生活在以性为敏感话题的文化环境中青少年,很难得到有关性健康和自我保护的信息和技能,这增加了青少年在艾滋病感染方面的脆弱性。此外,由于生理、经济等方面的弱势,青少年有可能遭到来自成年人的性攻击,包括强暴、猥亵以及性剥削等,使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校外青少年比校内青少年具有更多的脆弱性。校内青少年一般处于当地社会主流文化当中,在校获得其应有的知识、信息和技能,以增加其行动的控制能力。学校也可作为一种青少年的支持或服务系统,使青少年有可能在遇到困难时候得到及时帮助。校外青少年则游离于当地主流文化之外,缺少获得应有的知识、信息和技能,同时缺少相应机构的支持和服务。 校外青少年多是弱势群体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这个报告将根据形成校外青少年脆弱性的原因对六项研究中显示出来的各种脆弱性进行归纳,分为生理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家庭脆弱性、社会脆弱性、文化脆弱性、心理脆弱性和地理脆弱性。生理脆弱性主要指由于年龄、生理性别等所造成的脆弱性;经济脆弱性指由于经济贫困造成的脆弱性;家庭脆弱性指由于家庭由于缺少资源而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其子女所造成的脆弱性;社会脆弱性指由于社会流动、资源和发展机会匮乏和社会排斥造成的脆弱性;文化脆弱性则指由于在社会转型期校外青少年所处的文化被边缘化,不适应主流文化以及某些文化习俗所造成的脆弱性;心理脆弱性指校外青少年由于遭受过多的社会打击导致的自卑、沮丧或焦虑的心理状态;地理脆弱性指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不利造成的脆弱性。 从脆弱性视角来看艾滋病问题 每一种脆弱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但对某些青少年群体来说,可能比较突出地显示出一种或更多的脆弱性。这些脆弱性与校外青少年群体的一定的高危行为密切相关。AIDS正是“一种由于贫困、失业,以及穷人通常采用的生存策略带来的疾病”(Schoepf, 2001, p.342)。 七份研究报告(2005年) 未流动青少年 ——农村辍学青少年(13-24岁) ——AIDS高发地区青少年 (11-25岁) 流动青少年 ——西部五省少数民族青少年(10-24岁) ——低龄女性性工作者(18岁以下;24岁以上) ——北京随父母流动青少年(14-20岁) 社区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15-24岁) 技能培训中心为基础的校外青少年(15-24岁) 主要研究方法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环境因素(原因) ——新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20个调查社区为境外毒品贩运网络所覆盖,且种毒吸毒有历史渊源 ——经济贫困。AIDS 是“一种由于贫困、失业,以及穷人通常采用以生存的策略带来的疾病”。 ——民族习惯:婚前性行为普遍且多性伴;共享习俗等 ——社会转型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传统文化价值和乡土教育资源被排除在国家教育体制之外。现代教育的城市本位化忽略了少数民族的青少年的需求。“教育赔本论”。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环境因素(原因) 卫生防疫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新疆、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已经成为艾滋病最流行的区域。艾滋病流行有如下特点: ——少数民族受害最深。除河南省外,全国艾滋病最严重的地区几乎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和多民族杂居的社区。新疆阿克苏地区至2004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40例,98%为维吾尔族感染者;四川凉山彝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