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卤代联苯基的新型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应用化学.PDF

二卤代联苯基的新型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应用化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2卷 第1期 应 用 化 学 Vol.32Iss.1 2015年1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Jan.2015 含有2,4二卤代联苯基的新型唑类衍生物的 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 陈 勇  吴汉夔 龙俊飞 (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 安阳455000) 摘 要 以2,4二卤代联苯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还原、取代等反应步骤,合成了含有2,4二卤代联苯基的 1 新型唑类目标化合物3a~3k,其结构用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MRS)、核磁共振氢谱(HNMR)、核磁 13 共振碳谱(CNM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 合物对所测试的致病真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a~3k对红色发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的 抗真菌活性和两性霉素B相当,化合物3b、3c、3e、3f、3h、3i、3k对白色念珠菌的抗真菌活性优于或等于酮康 唑。 关键词 二卤代联苯;合成;新型唑类衍生物;抗真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O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5)01004310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1.140094 真菌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众多真菌可引起动植物的多种病害,更主要的是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 生命安全。许多真菌可引起人类皮肤、粘膜、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其中皮肤、黏膜、皮下组织、毛发和 指甲等真菌感染为浅表真菌病,而侵害人体的黏膜深处、内脏、泌尿系统、脑和骨骼等的真菌感染称为深 部真菌病。浅表真菌病传染性强,深部真菌感染虽不如浅表真菌感染普遍,但危害性大,常可导致死亡。 近年来,由于免疫受损人群,包括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艾滋病、SARS、糖尿病、自身免疫病、严重烧伤 等发病的快速增多,以及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管、插管和器官移植 等新技术的开展,使机会性深部脏器的真菌感染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严重[14]。因此,抗真菌药物 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真菌药主要有唑类抗真菌药[如氟康(Fluconazole)、酮康唑(Ketoconazole)、伊 [5] [6] 曲康唑(Itraconazole)] ;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 、制霉菌素A(Nystatin 1 [7] [8] A)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 [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烯丙胺类抗真菌 1 [9] 药 [萘替芬(Naftifine)、特比萘芬(Terbinafine)]。其中唑类抗真菌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 真菌药。 尽管研究者已经开发了多种分子结构不同的抗真菌药,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真菌感染的疾病也 在增多,而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真菌耐药性的增加,所有这些均给真菌感 染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目前,应用的抗真菌药物尚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因此临床迫切需要研究开 [10] 发新型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真菌药物 。而有机合成的多样性,使得利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种类 繁多,结构新颖的具有潜在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真菌药物 就成为可能。从当前合成抗真菌药物开发的实践看,药物化学研究者已经探索性地设计合成了一些非 唑类的新型结构的化合物,并对其抗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