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痛感新闻材料作文评讲.ppt
可编辑 可编辑 “痛感新闻”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1、“痛感新闻”等于“负面新闻”吗? “痛感新闻”应是令观众看后感到痛心、痛惜的新闻。 “负面新闻”是内容坏的、消极的新闻,有灾难、黑暗、邪恶等,它有时令人沉痛,有时令人愤怒,有时让人悲叹。 从材料所给的三则新闻看,三个年轻生命的终结,令我们痛心,“痛感”是新闻给我们的第一感受。 问题切入打开思路 试思考: 2、在网络媒体上,为什么“痛感新闻”给人扑面而来,甚至是铺天盖地之感?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与“正面新闻”特别是“赞歌新闻”相比,人们更相信 “痛感新闻”的真实性。 网络媒体以“置顶”“头条”等形式吸引人们眼球,以增加点击量。 问题切入打开思路 试思考: 3、三则“痛感新闻”暴露了哪些问题? 追逐利益的魔掌无处不在。 诸多社会制度不够完善或制度实施不够彻底,如富士康公司不严格遵守《劳动法》,延长工时,加大劳动强度,无视职工的心理压力;兰州交大博文学院无视职工的合法权益等。 心理脆弱,内心不够强大,不善于利用法律、舆论的力量保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立意 痛感新闻引起我们的反思(对社会、制度、人性、社会心理、企业文化、弱势群体的现状等) 痛感新闻引起我们的警惕 痛感新闻是社会发展中的阵痛,不必过于悲观地看待 痛感新闻能鞭笞我们建设更好的社会(痛之深改之切) 正视痛感新闻,直面社会问题 莫让痛感新闻遮明眸 痛感新闻倒逼社会进步 在痛感中自强 作文存在问题:1、材料的切入点不准确。本材料的争议点在于"痛感新闻"的价值,有无必要宣扬。但一些同学将争议点放在新闻事件的主角该如何面对困难,应乐观、珍爱生命等;或探求新闻发生的原因,写人心的丑陋、社会的险恶。 2、扩展题目材料作为文章论据现象严重。有同学就直接将材料中提供的三个论据扩展成文。 3、纠结于痛感新闻中的事件本身,而不是写这一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4、缺乏构思,没有思路,没有结构 5、不懂得段落说理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构思示范 如题目为“痛定思痛”,就围绕“痛”来设计思路: “痛”值得警醒。 痛感新闻刺痛我们的神经,但我们不能只是骂娘,抱怨,叹息,因为这于事无补,于己无益;也不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冷漠麻木;更不能把“痛点”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以看客的无聊去消费它。痛感新闻是警钟,它在我们耳畔长鸣,警告我们不幸就在身边,你我不能侥幸! “痛”促使反思。 *反思社会。反思社会制度的缺憾,反思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漠视。 *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脆弱的心理,反省自己权益受损却缺乏必要的斗争手段。 “痛”鞭策奋进。 问题倒逼改革,痛感促人奋进。社会出现问题不可怕,怕的是社会不能因之而进步。痛感鞭策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利用舆论的力量,让每个企业、每个人敬畏《劳动法》,让每个集体、组织真正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让整个社会普遍推行网络、电信实名制,电信诈骗失去犯罪的土壤;痛感鞭策我们强大自我。强大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强大我们的胆识,面对侵害勇于说不…… 众所周知,富士康是一个大集团,底下员工千千万万,工资待遇也都不差,但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员工自杀的现象?为什么31岁的富士康员工会在结束工作后跳楼自杀?就其现象看本质,不发引人深思,富士康的工作极其严谨枯燥,每天重复着一样的生活,看不到希望,也没有一点乐趣,生活在里面的员工难免会有抑郁感,夜晚工作更是摧残人的意志,那位31岁的装配线的员工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工作,有自杀倾向是情有可原的。这就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员工的内心世界,从而对现有的制度做出调整,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指出下面段落的问题 18岁的女大学生徐玉玉遭受诈骗骤然离开了人世,我恨骗子我也同情受骗人。在18岁这么一个花季年龄,正是青春刚刚热血的时候,正是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为何上天如此不公,就这么轻易地让她离世?政府部门啊,请你们加强监督吧,加大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吧,别让更多的人受骗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