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章内容 糖类 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糖的分解代谢 糖的合成代谢 两种淀粉酶性质的比较 α-淀粉酶 不耐酸,pH3时失活 耐高温,70?C时15分钟仍保持活性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淀粉酶 耐酸,pH3时仍保持活性 不耐高温,70?C15分钟失活 主要存在植物体中 10个酶催化的11步反应 ⑵ 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 转变为6-磷酸果糖 ⑶ 6-磷酸果糖再磷酸化 生成1,6-二磷酸果糖 ⑷ 磷酸丙糖的生成 ⑸ 磷酸丙糖的互换 ⑹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 1,3-二磷酸甘油酸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 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⑻ 3-磷酸甘油酸转变 为2-磷酸甘油酸 ⑼ 2-磷酸甘油酸脱水 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转变为烯醇式丙酮酸 ⑾ 烯醇式丙酮酸 转变为丙酮酸 2、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糖酵解过程中ATP的消耗和产生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CO2的反应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 糖有氧氧化过程 糖的有氧氧化与糖酵解 一、丙酮酸的生成(胞浆) 二、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⑴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⑵ 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 ⑶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 生成α-酮戊二酸 ⑷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 生成琥珀酰辅酶A ⑸ 琥珀酰CoA转变为琥珀酸 ⑹ 琥珀酸氧化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⑺ 延胡索酸水化生成苹果酸 ⑻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特点 三羧酸循环小结 3.3 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支路 (自学) 乙醛酸循环在异柠檬酸与苹果酸间搭了一条捷径。(省了6步) 只有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兼具这两种代谢途径。 (1)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2)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 (3) 6-磷酸葡萄糖酸 转变为5-磷酸核酮糖 (4)三种五碳糖的互换 (5)二分子五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6)七碳糖与三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7)四碳糖与五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转酮酶与转醛酶 磷酸戊糖途径二个阶段的反应式 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图 C原子数目变化示意图 磷酸戊糖途径小结 糖原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糖原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 (二)糖原合成的特点: 1.必须以原有糖原分子作为引物; 2.合成反应在糖原的非还原端进行; 3.合成为一耗能过程,每增加一个葡萄糖 残基,需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4.其关键酶是糖原合酶。 5.需UTP参与(以UDP为载体)。 本章重点 概念:糖酵解、有氧氧化、糖异生 糖酵解的关键酶 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能量生成 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糖原合成与分解 G6PD对NADP有高度的亲和力,其对NADP的亲和力是对NAD亲和力的1000倍。 异构酶催化5-磷酸核酮糖与5-磷酸核糖的互换与前面学习的6-磷酸葡萄糖与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的互换相似。 许多细胞中合成代谢消耗的NADPH远比核糖需要量大,因此,葡萄糖经此途径生成了多余的核糖。第二阶段反应的意义就在于能通过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将核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与糖酵解过程联系起来,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亦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在第二阶段的非氧化反应阶段中,二碳或三碳基团的转移往往是在酮糖上转移到醛糖上。 上述途径仅在脂肪组织中较显著,因而赋予“F(fat)-途径”的名称。在其他组织中尚有另一磷酸戊糖途径,有更多的中间代谢物和包括二个辛酮糖(八碳糖),被称为“L-途径”。不能把这条途径说成是微不足道的,估计肝脏内约30%的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 (肝脏、脂肪组织、泌乳期乳腺、肾上腺皮质、骨髓、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 ⑴ 脱氢反应以NADP+为受氢体,生成NADPH+H+。 ⑵ 反应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酮基和醛基转移反应,经过了3、4、5、6、7碳糖的演变过程。 ⑶ 反应中生成了重要的中间代谢物——5-磷酸核糖。 ⑷ 一分子G-6-P经过反应,只能发生一次脱羧和二次脱氢反应,生成一分子CO2和2分子NADPH+H+。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产物是NADPH和5-磷酸核糖。NADPH是细胞中易于利用的还原能力,主要在还原性的生物合成中作为氢和电子的供体,可作为脂类合成的原料。同时可以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维持某些巯基酶活性和红细胞的完整性。5-磷酸核糖是生物体合成 核苷酸和核酸的重要成分,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