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论;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定义与特征;(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五、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二)程序;六、教育科学研究的效度与信度;(二)教育研究的信度;1.2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及其体系;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及其具体种类;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3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一、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作业与思考题:;第二章 教育技术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二)选题原则;2.2 研究变量的确定;一、研究变量的类型;(二)研究变量的分类(按作用);2、因变量
(1)定义: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需要观测的变化因素。
(2)特征: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
有待观察或测量;
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
(3)因变数:因变量的取值
多为等级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3、干扰变量
除自变量外,另外一些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使得研究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称为干扰变量。主观、客观因素均有
4、另外的变量
(1)有机变量:表示研究中个体先天特征的变量。不能随机分配。有时可以作为自变量加以控制,此时成为控制变量。
(2)控制变量:不起主要作用的次要自变量,其效果可由研究者控制。;2.3 研究假设的建立;一、定义与特征;(二)假设的表述方式;作业与思考题: ;第2.4节 研究样本的抽取;(二)抽样;二、随机抽样方法(概率抽样);(一)简单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5018 4937 2653 4732 9976 4836
3803 6574 9836 8360 6864 1693
1571 8425 6353 0385 1246 8026
4623 8791 2263 3463 2869 4932
8301 3083 8898 5273 3526 7115
3941 4926 7984 1287 2644 3910
9845 1982 8536 7662 3819 4931
6816 3941 0846 7361 5923 4462
;(二)等距随机抽样(机械、系统随机抽样);(三)分层随机抽样;2.5 查阅文献;三、查阅文献的基本步骤;第2.6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作业与思考题:;第3.1节 教育观察法概述;;第3.2节 教育观察法的实??;三、结构化观察的实施;;;;思考与练习;第4.1节 教育调查法概述;一、调查法的定义与特点;五、教育调查的基本步骤;;第4.2节 问卷调查法的实施;一、问卷概述;;(二)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第4.3节 访谈调查法的实施;一、访谈调查的实施步骤;(二)试谈及修改访谈内容;(三)正式访谈; (四)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教育技术实验法;第5.1节 教育技术实验法概述;一、教育技术实验法的定义与特点;三、教育实验的构成;四、实验类型;五、教育实验的基本程序;1、培训教师
2、落实实验措施
3、记录与测量
(三)总结评价阶段
1、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
2、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2)内在效度影响因素;2、外在效度及其影响因素;(二)提高实验效度的方法;第5.2节 真实验设计;二、单因素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二)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三、因素设计(完全随机析因设计、析因设计);;;(二)因素设计中的被试分配;四、重复测量设计;五、时间延长设计;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例2:RG1 X1——O1—— ——O2
RG2 X2——O3—— ——O4
RG3 —— ——O5—— ——O6
结果a:O1=O3≠O5,O2=O4=O6
b:O1 ≠ O3 ≠ O5,O2 ≠ O4 ≠ O6 ,O1=O2,O3=O4, O5=O6
c:O1=O3=O5=O6,O2 ≠ O4 ≠ O6
d:O1=O3 ≠ O5 ≠O4,O2=O4,O1、O4 ≠O6
e:如何判断是否有长期影响,长期影响一致吗?
f:如何判断是否有成熟因素的影响?
g:如何确定三个组最初是一样的?重要吗?为什麽?;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