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野草》的“独语体”特征 “自觉地将读者推到一定‘距离’之外,甚至是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紧张、排拒为其存在的前提:唯有排除了‘他人’的干扰,才能径直逼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捕捉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包括直觉)、情绪、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进行更高、更深层的哲理的思考”。 2. 《野草》的思想内容 若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人物来研究,尤其是作为一种哲学对象来 读解,《野草》就不再是一些具体的经验性事件的产物,而是一种诗化了的生命哲学,即鲁迅对自我人生的价值及其意义的深邃思考。 2.1《野草》与鲁迅的“中间物”意识 《野草》形象地体现了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中间物”(意识)是在当下之行中,把彼岸拉回此岸,把终极化解为有限。生命是个“中间物”,它宿命般的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中间物”总是以不断地被否定为存在方式:遭“践踏”、“删刈”而“死亡”、“朽腐”,是个不断毁灭的过程。毁灭证明了生存,显现出生存的意义。这如同野草,它微不足道,也不会长存,必死无疑,朽腐无疑,在这一点上它是绝望的,一切渺远的希望都是自欺的说教。野草作为一种人生的象征,其全部意义就在于,它曾经以与一切异己的力量搏打的方式存活过,所以它又并非空虚,无可腐朽。全部《野草》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对生命的认识。 2.2重要篇目解读 《秋夜》: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以一种表达上受阻的句式,在“重复性”的语义中,既表达了鲁迅的孤独心境,也呈现了鲁迅的顽强信念和意志。枣树隐喻清醒而有韧性的战斗者,虽然果尽叶落 ,但“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枣树不可能制天于死命,不过这个结果无关紧要,关键是这样想了,这样刺了。不断地撞向灯罩的“小飞虫”,是让人敬奠的英雄,它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用绝望的抗战和毁灭亲证了自己的存在。 《影的告别》:影子,彷徨无着 ,不愿苟且于不明不暗的境地,但离开人后只有两种结果:在黑暗中沉没或消失于光明。这正是人的本真生存状态和命运归宿,影的告别即基于对这种状态的自觉。他否认虚幻的“天堂”和“地狱”,也否认所谓“黄金世界”,最后选择“被黑暗沉没”的绝望之路而独自远行。远行即选择毁灭。明知会毁灭,却偏要前行,这是真正的悲剧精神,是明知现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的精神。于是毁灭也成为涅槃。 《死火》:死火的两难选择:留在冰谷“冻灭”,跳出冰谷“烧完”,最后都会死亡。这是一种生命的绝望,但死火作了最后的选择:“那我就不如烧完!” “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表现了鲁迅“绝望中抗争”的中间物意识。 《希望》:以裴多菲的诗句愤激地否定“希望”,但同时也否定绝望:“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我”在虚妄中领悟到存在的意义:希望与绝望都是那样虚妄,人只有在这种“无所有”状态的抗战中显示真实人生。 《过客》:以一个短剧的样式演示了过客所选择的生存方式: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只认定必须义无返顾地向前走。“走”在成了一种存在论势态,它以内发于己的“前面的声音”为导引,由是完成了对于此在沉沦的超越。 《墓碣文》:通过对死尸的观照,由死问生,由死知生;由无问有,由无知有。只有把生存的意义从各种光明之梦中收回来,于无所希望中,作一反抗的过客,才有真实的人生,才能“得救”。其意义即在过程中,生命之本味也就在于“抉心自食”、“徐徐食之”的过程。 《求乞者》:写虚无;《颓败线的颤动》:写决绝 。 3.《野草》的艺术特色 3.1《野草》广泛采取象征主义方法。 一是创造奇突的象征性形象。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坚执投枪的战士,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二是眼前的自然景观具有象征性。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飞虫与星空的对立,《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带有象征寓意色彩。三是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进行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包括《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四是在寓言故事中寄寓深刻的象征意义,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 3.2《野草》艺术表现上极具鲁迅个人性,并提供了散文诗的成熟形式。 三、回忆散文《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收入的是鲁迅1926年2月至11月间所作的10篇散文。在《莽原》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结集出版时更为现名。由于是记事性的“旧事重提”,类似“谈闲天”,因此这种文体又被称为“闲话风”。 1. 《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 1.1主要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清代文学.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宋辽金文学.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隋唐五代文学.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二).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一).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先秦文学.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元代文学.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导论.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八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二十二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七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二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六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七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三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五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十八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十二章.ppt
最近下载
- 2011东山县科目一考试货车仿真试题.doc VIP
-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箱变安装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2023年0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技术支持中心社会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度地质勘探钻井服务外包合同.docx VIP
- 2023年新疆职业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3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箱变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卷.doc VIP
- 温室气体(GHG)管理手册.doc VIP
- 2025年新疆能源(集团)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