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7): 1134-1144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DOI: 10.11849/zrzyxb
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
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分析
——基于环境公平视角
1 1,2*
韦惠兰 ,王光耀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730000 ;2. 石河子大学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论文根据对甘肃省土地沙化区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 模型,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
探讨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从个体特征上讲,受访者性别和
婚姻状况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与其感知的环
境灾害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经济特征上讲,农民所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主要体现在
土地经营收入的损失上,且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与其家庭年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趋
势;从生态环境特征上讲,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利于降低农民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通过分析
认为农民所承受的环境灾害风险的不公平一定程度上是农民在社会经济领域所受到的不公平
的体现,农民对环境不公平的感知在家庭年总收入10万元左右时最明显,环境不公平主要体现
在环境灾害风险对土地经营收入的影响上。农民对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认知与对环境公平的
感知具有一致性。
关 键 词:土地沙化区;环境灾害;环境公平;经济特征;Logit 模型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7)07-1134-11
环境公平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公平性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基于公平性上的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从经济学上讲,环境公平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价值判
断。环境公平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一是人们在自然资源分配上是否公平,
二是人们在受到环境灾害或环境污染中所承受的影响和承担的成本是否均等。
[1]
环境公平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意蕴 。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环境公平进
行探讨和分析,时间维度上主要分析代际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空间维度上主要分析代
[2-7]
内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 。环境公平与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环境公平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高
[8]
低,它是人类发展和生活幸福的基础 。对社会群体受到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分析是在空间
维度上探讨环境公平问题,既可以从环境公平的视角提出衡量环境污染或者环境风险的
收稿日期:2016-06-27 ;修订日期:2016-11-22 。
基金项目:甘肃省林业厅委托项目 (14GSLY01 )。[Foundation item: The Project Commissioned by the Forestry
Department of Gansu Province, No. 14GSLY01. ]
第一作者简介:韦惠兰 (1952- ),女,陕西蒲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
经济、农业经济。E-mail: Huilanw@vip. 163.com
*通信作者简介:王光耀 (1983- ),男,河南省周口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农业经
济。E-mail: wgy010261@
致谢:王珞珈、王能、齐敬辉为本文修改提出宝贵建议,参与调查和数据整理的课题组成员包括:宗鑫、夏文
斌、岳太青、赵龙、周夏伟、王茜、祁应军、张东升、谭柳香、冉小慧、杨新宇、贾哲、艾力等,在此表示衷心感
谢。感谢审稿专家建设性修改意见,文责自负。
7 期 韦惠兰 等: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农作物生长期干旱时空变化规律.pdf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武江流域年径流及最大日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pdf
-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改变的贡献率及其量化方法研究进展.pdf
- 气候变化下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变化研究.pdf
- 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pdf
- 气候因素对水稻单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农户层面的分层模型.pdf
- 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评价.pdf
- 秦岭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pdf
- 青藏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经度格局.pdf
- 青藏高原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pdf
- 土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规模报酬影响的量化研究——基于江苏省盐城市、徐州市的实证数据.pdf
-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pdf
- 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研究——以安塞县为例.pdf
- 外部性视角下的节水灌溉技术补偿标准核算——基于选择实验法.pdf
- 渭河流域植被WUE遥感估算及其时空特征.pdf
- 我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格局及对外依存度研究——基于虚拟耕地资源的分析和评价.pdf
- 我国稻谷供给与消费平衡的时空格局.pdf
- 我国能源耗水空间特征及其协调发展脱钩分析.pdf
- 我国农村能源政策以及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pdf
- 我国饲料粮区域产消平衡特征及政策启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