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人の住宅
目 录
日本现代住宅
4
日本传统民居
2
传统和室室内装潢
3
现代民居室内设计
5
日本建筑史概况
1
平安时代——寝殿造(794-1192年)
平安时代是日本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时期之一,在从 8世纪后期至12世纪的四个世纪中,日本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演变时期。简而言之,即唐风向和风的演变,或唐代建筑的日本化。
寝殿造建筑正是在平安时代产生。所谓寝殿式就是日本式贵族邱宅建筑,一般由水池、寝殿、对屋、渡廓、中门廊、中门、钓殿、杂屋组成。以寝殿为中心,东、西、北建对屋,南侧东西两面建水榭,用穿廊连接。早期寝殿式受中国传统的手法影响,即布局左右对称,晚期寝殿式则没有别国的影响,左右不对称了。当时无论宫殿、官府和陵墓,一律为寝殿式。
日本传统民居
上图是平安时代都城贵族宅邸的一种典型式样,而此样式在地方也无疑是被模仿和复制的对象。这一建筑风格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其总是面对着南方的中心建筑,以及以令人吃惊的排布方式建起的、各种各样的非露天的走廊和桥梁连接起来、并环绕着主体建筑排列的次要建筑。
平安时代——寝殿造住宅
寝殿建筑结构
整个寝殿造建筑整体的各种各样的元素构成分别是:寝殿、对屋(侧面的楼阁或者次要的建筑)、渡殿(有屋顶和房间分割的链接各个建筑的走廊)、透渡殿(连接建筑的有顶的桥梁)、廊(两翼的走廊)、钓殿(钓鱼的楼阁)。
寝殿
对屋
渡殿
透渡殿
廊
钓殿
很不幸的是,没有一座平安时代的寝殿造建筑保存到了现在,除了通过影视作品之外,我们现今没有办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寝殿。
室町时代到桃山时代——书院造(1338-1603)
日本建筑一方面继续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造,日本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搁板与书院的固定建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
室町时代到桃山时代——书院造(1338-1603)
它的基本特点是:一栋房子的若干个房间里,有一间是主要的(上段,一之间),这件房间的正面墙壁划分为两个龛,左侧的宽一点,叫床(押板),右面是一个博古架,叫棚(违棚)。
江户时代数寄屋——茶室式建筑(1573-1876)
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常用“数寄”分割空间,惯于将木质构件涂刷成黝黑色,并在障壁上绘水墨画,意境古朴高雅。
数寄屋为典型的日本建筑样式。数寄屋(茶室)之风取自住宅样式。是运用茶室建筑手法建造的建筑。别墅住宅众多,以不涂漆不装饰为特征。
传统的数寄屋将松散的自然景观以人工再造的方式进行紧凑的组合,利用推拉门的帐子获得柔和的光线,茶庭的栅栏在内外之间起着分离又联系的作用。
建筑的各部分之间,建筑与自然之间即分离又联系的方式不仅是日本建筑的一大特点,
也是日本所有艺术的特点,甚至可以称之为日本美学的象征。数寄屋极力追求与自然的联系,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数寄”一词是指外面糊半透明纸的木方格推拉门,也有纸夹在双层木格中间的,最初由中国传人日本,既可用于分割室内空间,又可作为住宅的外墙。
最早的数寄屋出现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数寄屋的代表作品包括:桂离宫新书院、修学院离宫、曼珠院书院、临春阁(三溪园)和角屋。
桂离宫
与庭院协调的造型技法是日本住宅继承发展到今天的营造基础,数寄屋式的传统仍强烈的反映在当今的日本住宅建筑风格上。 书院造与数寄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趋于结合,逐步演变成日本近现代和式住宅。
向近代和式建筑演变
到明治时代(公元1868—1911年),政府把日本置于与欧美近代国家并列作为目标,招聘外国建筑师建造西式建筑。因此,室内装饰逐渐采用了“西、日折衷”的形式。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建造的明治宫殿,为以后日本的建筑、装饰和家具界树立了一个双重结构的典范:公共部分用西洋式,对内部分用和式,使内外有别。至今,西式家具在日本仍然占据主流,而双重结构的做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一般日本居民的住所,客厅、饭厅等对外部分是使用沙发、椅子等现代家具的洋室,卧室等对内部分则是使用榻榻米、灰砂墙、杉板、糊纸格子推拉门等传统家具的和室。“和洋并用”的生活方式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全西式”或“全和式”都很少见。
和式住宅建筑外观特点
和式住宅多为“田”字形,南北朝向,外部四周设平台,台上设檐柱,形成回廊。其屋顶仿佛是一把撑起的大伞,人们即在伞下暗淡的阴翳中营造住宅。和室住宅的屋檐很宽,与气候、水土、建材等因素有关。由于不使用砖、水泥等,为了阻挡斜侵的风雨,伸长屋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榻榻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