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1 ·
序
《临县煤炭志》 的付梓, 不仅是临县煤炭系统的一件大事, 更是全县人民
的一件喜事, 可庆可贺。
临县西濒黄河与陕西佳县、 吴堡相望, 东依连枝山、 汉高山与方山毗连,
南与离石区、 柳林县接壤, 北与兴县为邻, 处神州腹地; 气候上四季分明、 雨
热同季, 适于人类居住, 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临县西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 东属吕梁—太行山地断块西缘, 活跃的地壳
运动, 强烈的内力作用, 在形成山峦墚峁沟壑河谷地貌的同时, 也给本县带来
了丰富的资源, 地上以红枣为代表, 地下以煤炭为代表。 地上红枣占全世界的
1/60, 号称天下红枣第一县; 地下全县面积 86% 以上的地区都是煤炭分布区,
有工业价值的煤有 6—7 层, 煤层总厚度平均 14.33 米, 储量 300 亿吨。
适中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丰富的自然资源, 造就了本县文明之邑的历
史地位。 郝峪塔村古城遗址、 古县村古城遗址向世人证明: 临县在新石器文化
时期就有人类生产生活的踪迹。 从隋唐时期的招天下之贤, 到后来的招贤镇,
隐含了本县煤炭发展的曲折之路。 从镐起煤落、 人工提升、 麻油灯照 明, 发展
到现在的机械化开采、 机械提升 , 以及不远 的将来的无人自动化开采 , 煤炭产
业一步一个台阶 , 煤矿工人的智慧和 汗水, 推动了煤炭产业的发展。 纵向比,
成绩喜人; 横 向比, 不容乐观。 我们和先进的县、 市相 比还有较 大的差距。 煤
炭生产行业任重道远 。 历史上的文明之地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 资源大县的经
济还不很发达 , 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 。 责任需要我们去努力、 去奋斗 , 这是时
代对我们提 出的要求 。
·2 · 临临县煤炭志县煤炭志
隐患胜于明火, 安全重于泰山。 有煤炭生产就有安全工作, 安全伴随着煤
炭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煤炭工艺的改进和产业水平的升级而完善。 安全管
理制度、 安全工作措施、 安全设施配备也逐步更新和换代。 虽然人们的安全意
识越来越深入, 矿井安全投入越来越大, 但是带血的煤、 含泪的煤还没有完全
绝迹。 “
3 ·18”、 “11 ·3” 矿难事件就是对我们的警示。 只能让矿工流汗, 不能
让矿工流血。 “以人为本” 就要从关爱生命做起, 把矿工的生命当做自己的生
命。 天天抓安全, 日日想安全,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临县的煤炭生产经过新中国成立后 63 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本县经济的主要
支柱, 2011 年全县工业产值 441896 万元, 煤炭占 8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