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烧伤-护理查房.ppt
(一) 现场急救 迅速脱离热源: 脱去燃烧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渍的衣服),就地打滚,靠身体压灭火苗,或跳进附近的水池与河沟内。 保护受伤部位: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忌涂有颜色药物,如甲紫(龙胆紫)、红汞等,以免影响对烧伤深度的观察。 维护呼吸道通畅。 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遇有疼痛敏感的病人可给哌替啶 (度冷丁)、异丙嗪(非那根)合剂半量肌肉注射,或给 苯巴比妥(鲁米那)0.1g肌肉注射(小儿1~2mg/kg)。 (二)抗休克 早期补液方案:先胶后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尿畅补钾 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Ⅲ。)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1.5ml(小儿2.0ml)。胶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广泛深度烧伤者其比例可改为0.75:0.75。另加以5%葡萄糖溶液补充溶液2000ml。 伤后第二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补充仍为2000ml。 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烧伤总面积按照实际烧伤面积计算,I度烧伤不计入内。 胶体与电解质溶液的比例视烧伤面积和深度而定,大面积深度烧伤以1:1为佳。若在伤后第一个24小时中只输给电解质溶液,在伤后第二个24小时开始时必须给予胶体,胶体通常选用血浆或全血,以血浆为主,若有额外水分丧失,水分量应当相应增加,参照血清钠水平补充水分。 胶体、电解质溶液和水分应当交替输注。 若病人人院时已呈现休克,通常需超出公式预算的胶体和电解质溶液才能维持有效循环量。若由于第一个24小时液体补充不足而致严重休克,在第二个24小时中液体量需相应增加。 液体复苏需要量个体差异极大,并受一些因素影响如烧伤深度、部位、原因、病人年龄、心血管代偿情况、转运距离和 开始液体复苏的时间等,因此液体复苏公式计算的预算量作参考。 浅II度: (1)保护和清洁创面,减轻损害和疼痛; (2)防止和减轻创面感染; (3)保存残存的上皮组织; (4)不妨碍创面的愈合过程; (5)创面的处理方法应简易、方便。 深II度:尽早削痂植皮。 III度:尽早切痂植皮。 (三)烧伤创面的处理原则 暴露创面:充分暴露创面并加强无菌管理。局部可用1%磺胺嘧啶银霜或溶液、碘伏等处理。 应用抗菌药:创面污染或中、重度烧伤者,均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可先合理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联合抗感染,以后再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加以调整。 支持治疗:大面积烧伤后,由于严重的分解代谢和大量蛋白类物质从创面丢失,病人很快即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故需增加热、氮量的摄入或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 (四)防止感染 病例分析 患者岳**,男,54岁,全身多处烧伤10小时,急诊送于东平中医院行清创包扎,给予股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给予晶体及胶体补液治疗,输注红细胞2u血浆400ml。现为进一步治疗急症来我院,急诊以“特重度烧伤”收入我院。 患者既往血糖偏高,平日自服二甲双胍1片/天,血糖控制平稳,空腹血糖6-7左右。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 患者自受伤以来,于当地医院补晶体3000ml,胶体600ml,尿呈酱油色,尿量约1000ml,未解大便,未进饮食。 患者中老年男性,神志清楚,精神可,面部、颈部及头皮可见烧伤创面,创面基底红白相间,部分尚有疱皮覆盖,多为深Ⅱ度;双上肢外侧及烧伤创面基底红白相间,皮肤缺损;双手呈Ⅲ度烧伤;背部及双臀部多为Ⅲ度创面,周边部分深Ⅱ度。 诊断: 特重度烧伤(40%,深Ⅱ度22%,Ⅲ度18%) 吸入性损伤 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 与头面部、呼吸道或胸部等部位烧伤有关 体液不足 与烧伤后大量体液自创面丢失、血容量减少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烧伤导致组织破坏有关 自我形象紊乱 与烧伤后毁容、肢体残障及功能障碍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烧伤后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和摄入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应激性溃疡。 护理措施 1.维持有效呼吸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及时清除口鼻和呼吸道分泌物:鼓励病人深呼吸、用力咳嗽及咳痰;对衰弱无力、咳痰困难,气道分泌物多或呼吸道粘膜水肿者,应及时经口鼻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吸净。 2)促进分泌物排出:对气道分泌物多者,定时翻身拍背,改变体位,以利于分泌物排出。 3)加强观察。 (2)吸氧:一般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浓度40%左右,氧流量4~5L/分, (3)加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正确进行气管内吸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
- 课件:中医诊断学五八纲辨证.ppt
- 课件:恩丹西酮预防腹部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ppt
- 课件:肾结石预防及联合用药黄柏洋.pptx
- 课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
- 课件: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最终版.ppt
- 课件: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干预.ppt
- 课件:肿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ppt
- 课件:血栓与心脏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ppt
- 课件:挑食偏食科内会.ppt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V2G技术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安全风险分析:预防措施与应急处理.docx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太阳能光伏板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与无人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正伞齿轮闸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药提取工艺提取工艺纳米技术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绿色能源产业报告:清洁能源与工业生产融合技术创新分析.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上网电价政策与生物质能技术进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