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莉敏-再别康桥说课.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一环节主要根据单元教学建议,从诗歌画面美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追求语言美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较好体现。并解决教学重点:赏析诗中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赏析三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 音乐美 感情: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 语调:舒缓、轻柔、 低沉 (悄悄、轻轻、沉默)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字数基本为六字间或八字,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建筑的美感。 建筑美 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巧用动词,流动的画面美: 招手、荡漾、招摇、 揉碎、漫溯、挥一挥 1、列举出古代写离别的诗句。 2、通过比较阅读,明确《再别康桥》构思上的特点。 (五)比较阅读 (10分钟)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寻找有关诗词名句,扩大课堂的容量。让学生通过对比探究离别之情的不同,体会这首离别诗不落窠臼的高明之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1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例2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1.学生总结:新诗的特点、代表人物、产生的时期。本诗中三美的意境分别是什么,是如何体现的? (六) 归 纳 小 结 (5分钟) 3.布置作业 (1)背诵《再别康桥》并默写,下一次课抽查。 (2)完成本课练习册。 2.教师总结:《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抒发了徐志摩对康桥浓烈的爱 ,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那交织着依恋、无奈、 惆怅等复杂感情。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康桥情结 人情美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意境美 云彩—— 难分难舍 金柳—— 欢喜眷恋 青荇—— 永久恋情 清潭—— 陶然忘情 星辉—— 恋情高潮 三 美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在说课方案中我确立了朗读——鉴赏——比较这一教学思路,将朗读和鉴赏作为教学的重点,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抓住康桥的景物描写进行鉴赏,充分欣赏这首诗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多方面感受体悟诗歌的情感。 五、说教学反思 说课人:罗莉敏 教材分析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综述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再别康桥》是选自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第五版 上册),为教材第六单元的的一篇诗歌。 《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此篇课文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职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走进徐志摩,了解其生平、代表作品; 2.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和意境。? 1 .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掌握诵读技巧,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体会本诗感情与景物在诗歌中的融合,理解作者的情感。 情感目标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学生间的协作探索能力。? 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