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46例临床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浆细胞性乳腺炎46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海平,朱利锋,刘湘岳中国编辑。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 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感染性乳腺炎症,其发病率占乳腺良性疾病1.41%~5.36%[1],临床上极易误诊。XX年4月—XX年5月间我院收治4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均为女性。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2岁, 1.2 临床表现 乳腺肿块29例,乳头溢液10例(浆液性溢液9例,淡血性溢液1例)。乳晕旁瘘管形成7例(肿块切除术后形成6例,反复红肿后形成l例)。乳腺肿块伴乳头凹陷8例,肿块反复红肿疼痛18例,双侧乳腺肿块伴脓肿形成1例(位于乳晕旁),肿块与皮肤粘连9例。 1.3 辅助检查 全部病人均行B超检查。29例提示乳腺低回声肿块,1例双侧乳腺肿块者示低回声肿块伴部分液性暗区,18例乳腺肿块可探及腋下肿大淋巴结。10例乳头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乳腺导管造影5例,均示乳腺导管扩张。全部病例术前均未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1.4 手术方法 肿块区段切除术29例,术中常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乳腺瘘管切除术7例,术中美蓝瘘管造影,沿蓝染区域切除瘘管及部分乳腺组织,术中注意清除乳晕下肉芽组织病灶。乳腺导管剥离术10例,术中按压乳头确定溢液导管,置入细套管针注入亚甲蓝少许,于乳晕旁做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蓝染乳腺导管,沿导管区段切除蓝染乳腺组织,切除标本常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术中均用可吸收线缝合乳腺组织,减少局部异物反应,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减少切口积液发生。 1.5 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  2 讨论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迄今仍不完全清楚,该病由Ewing1925年首先提出,是以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腺脓肿及乳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腺疾病。1956年Haagensen首次提出本病是以乳头部大导管引流停滞为基础,因而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当病变 发展 到一定时期,管周出现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时才称其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一般认为与哺乳障碍,乳腺外伤,炎症,内分泌失调及乳腺退行性改变有关。也有认为与厌氧菌感染有关,乳腺内积聚的类脂过氧化物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导致厌氧菌在乳管内滋生而引起化脓性炎症。 中国 .2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30~40岁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主要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个阶段。其主要临床特征:(1)乳腺肿块:多位于乳晕旁,急性期肿块较大,边界欠清,可伴有肿痛及压痛,至亚急性期及慢性期,肿块持续缩小形成硬结。(2)乳头溢液:为部分病例首诊症状。多为淡黄色浆液性与乳管内分泌物潴留相关。(3)急性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伴压痛,质软不融合,随病程进展逐渐缩小或消退。(4)由于乳腺导管纤维增生及炎性反应可导致乳管缩短,乳头凹陷,部分病例可出现皮肤橘皮样改变。(5)部分病例随病程进展可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的通向乳头部的瘘管。中国编辑。 .3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钼靶X摄片主要表现为片状模糊致密影,肿块边缘似有毛刺状改变,易与乳癌相混淆。B超检查常提示病灶位于乳晕后或乳晕周围,内部不均匀低回声无包膜,无恶性特征的肿块,导管可呈囊状扩张。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和乳头溢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炎细胞及浆细胞。乳管造影可清楚显示扩张的导管。目前尚无一种辅助检查有确认价值。确认仍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4 鉴别诊断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随着人们对该病的不断认识,诊断率不断提高,但仍存在漏诊与误诊,尤其是在基层 医院 。肿块型乳腺炎特别是有乳头凹陷皮肤橘皮样改变时应与乳腺癌相鉴别。乳腺癌肿块无触痛,病程进展中肿块逐渐增大,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成团质硬,超声示肿块血流丰富可有钙化,而肿块型乳腺炎可有红肿,触痛,随病程进展肿块及腋窝淋巴结可缩小消退。瘘管形成者与结核性乳腺瘘管相鉴别。可分泌物查找抗酸杆菌。以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者应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相鉴别,溢液涂片及乳管镜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5 治疗 手术是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而有效治疗方法。急性炎症期常合并有细菌感染,应先行抗感染治疗及局部理疗,待炎症控制后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完整切除病灶,特别是必须清除乳晕下大乳管内病灶,否则极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