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
绪 论
1
1
绪 论
中国玉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含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① 石中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称为玉。我国玉器距今已有 8000 多年的历史,兴隆 洼玉器,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史前最早的真玉器。
玉器,最早是伴随着石器工具而产生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早注 重的是玉器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被赋予了某种 特定的社会属性,成为其拥有者特殊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谓的“藏礼于玉”, 就充分反映了玉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地区的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是我国 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我国史前玉文化的最高峰。良渚文化的 玉器,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形制特别、工艺精巧,且多以成组玉礼器的形 式出现,其中以大型的玉琮、玉璧、玉钺等最为引人注目。
近年来,大量良渚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大批精美玉器的出土,引发了一波又 一波良渚文化和良渚玉器等方面研究的热潮。学者们以前所关注的主要是玉器的 形制、功能、工艺、美学等方面,而对于这些玉器自身的发展演变及其所包含的 社会性内容等问题,则专门论著较少或相对不够深入。
目前,学术界对良渚玉器研究方面的成果综合类的较多:国内主要有《良渚 玉器三题》②,《良渚古玉综论》③,《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玉器》④,《良渚治玉的 社会性问题初探》⑤,《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⑥,《论良渚文化玉器系统的萌 芽》⑦等;国外也有林巳奈夫的《关于良渚文化玉器的若干问题》⑧等。
在专门器类的研究方面,学术界以往的研究焦点放在出土较多的玉琮和玉璧 上,对于玉器纹饰尤其是“神徽”的研究也相对较热,而对玉钺的关注则较少。 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多见。
国内有关玉钺研究的文章主要有:杨晶的《长江下游玉钺之研究》⑨,刘斌 的《良渚文化的玉钺与石钺》⑩,张明华的《良渚玉戚研究》□等,这些主要对玉 钺的特征、形制、结构和用途等做了一定研究,相对比较概括,且对其形制的划 分较为粗略,各型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分期也未能进一步深入,可能是由于当时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② 牟永抗,《良渚玉器三题》,《文物》,1989 年,第 5 期。
③ 张明华,《良渚古玉综论》,《东南文化》,1996 年,第 2 期。
④ 汪遵国,《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玉器》,《东南文化》,1994 年,第 6 期。
⑤ 刘斌,《良渚治玉的社会性问题初探》,《东南文化》,1993 年,第 1 期。
⑥ 汪遵国,《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文物》,1984 年,第 2 期。
⑦ 刘恒武,《论良渚文化玉器系统的萌芽》,《考古与文物》,2008 年,第 1 期。
⑧ (日)林巳奈夫著,黎忠羲译,《关于良渚文化玉器的若干问题》,《史前研究》,1987 年第 1 期。
⑨ 杨晶,《长江下游玉钺之研究》,《东南文化》,2002 年,第 7 期。
⑩ 刘斌,《良渚文化的玉钺与石钺》,费孝通主编,《玉魂国魄》,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 张明华,《良渚玉戚研究》,《考古》,1989 年,第 7 期。
2
2
资料较少的缘故。后来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考古材料,可以对其展开更为具体深入
的研究。
国外,对玉钺的研究更少。目前,只有林巳奈夫的《有孔玉、石斧的孔之象 征》①和量博满的《关于新石器时代的钺——论圆孔的象征意义》②,都仅是针对 钺的一部分——钻孔的象征意义的研究,关于玉钺的发展和形制演变尚有一定的 研究空间。
其实,玉钺是和玉璧、玉琮同等重要的玉礼器,相对于璧琮,良渚文化中玉 钺也有一定的出土数量,且有相应的层位关系或相对早晚关系可作为研究的依 据。玉钺在良渚文化中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分析归纳,可找出一定的规 律。玉钺在良渚文化中地位特殊,是良渚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古代 文明史和社会进化史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表现出社会等级的极端,甚至可以 说是在玉璧、玉琮基础上的升华,在良渚文化晚期是社会地位最高等级的象征。 这种现象与文明的产生是否相关?也有值得探讨的空间。而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 也是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论题。
目前从考古资料出发来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玉钺进行的区域性的综合系统研 究相对较少。此外,近年来随着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工作的深入,出土玉钺的数量 和种类还在持续增加,同时学术界对玉钺的研究也不断重视起来。新的考古资料 的发表,更多玉钺的发现,使之前关于玉钺的定义、功能、使用方法、社会内涵 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有一些新的进展。
基于这些原因,本文拟对良渚文化出土玉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 要任务就是在弄清玉钺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理清良渚玉钺型式发展演变的脉 络,粗略建立良渚玉钺的发展谱系,并分析其与周边地区相关文化玉钺的交流关 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十字形-维铁磁纳米结构中自旋波的动力学研究-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镧修饰的镍基催化剂上苯酐选择加氢合成苯酞-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山西野葛主要成分含量测定与细胞悬浮培养研究-植物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流动场诱导聚合物结晶-同步辐射及应用专业毕业论文.docx
- 廉租房住宅建筑综合效率评价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毕业论文.docx
- 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的内质网-线粒体途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拉线式猫头输电塔线体系风振响应及风振控制研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泸天化长周期业务流程优化研究-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灵武矿区2'#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结构研究-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