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心理学总复习范围.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教学心理学总复习范围 第一部分知识要点 1、认识、情感和意志统称为心理过程。 2、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3、个性意识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6、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 型关系。 8、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9、以经历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动作记忆。 10、根据活动要求,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这是注意的转移。 11、“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对比。 12、人脑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1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4、“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15、“一般发展”理论是由赞科夫提出来的。 16、“发生认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来的。 17、“心理社会阶段论”是由埃里克森提出来的。 18、运用偏爱的刺激来强化不偏爱的刺激,这被称为强化中的普雷马克原理。 19、负强化是指在某一行为后通过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行为的过程 。 20、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22、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2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24、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25、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学习动机。 26、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 27、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8、举一反三说的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29、气质是不能迁移的。 30、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3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斯金纳。 32、获得问题的答案(解答)属于学习的内在动机。 33、某一学生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归属与爱的需要。 34、有人把学业成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35、关于成就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 36、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容易的作业时,老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 3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8、强调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布鲁纳。 39、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40、桑代克认为对学习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它所对应的学习律为准备律。 41、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负强化。 42、人走迷宫时是通过尝试-错误这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 43、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学习效果律。 44、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是一种学习。 45、习惯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 46、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7、皮亚杰在儿童品德心理的发展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偶故事法。 48、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说中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 49、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说中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 50、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说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处于习俗水平。 51、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说中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处于习俗水平。 5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说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处于后习俗水平。 53、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说中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处于后习俗水平。 54、科尔伯格在儿童品德心理的发展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55、以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及个体良好的顺应为出发点,并从个体对社会、集体、人际关系、人和自我的态度中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来判别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是社会适应标准。 56、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属于神经衰弱。 57、有人在不停地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属于强迫性穷思竭虑现象。 第二部分:判断性内容 1、发生认识论是瑞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