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地事业.docxVIP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地事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研究中的陷阱——评劳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地事业》 [关键词]比较 研究 ;近代早期;《清朝殖民地事业》 [摘 要]近年来的西方 中国 学研究纷纷致力于以后 现代 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国中心论等视角来瓦解从前居统治地位的西方中心视角, 目前 又流行互动比较的视角,而且偏爱比较晚明前清与同时期欧洲的关系,但比较中总是忽略中国 历史 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美国学者霍斯泰特勒的《清朝殖民地事业》一书所作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即存在这种不足,并且这种状况在西方学者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 The Trap of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Some Notes on Laura Hostetlers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Key Words: comparative research; early modern; Laura Hostetler; QingColonial Enterpris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estern scholarship on China is trying to disintegrate the once dominant Western-centered approach by using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such as post-modernism, post-colonialism and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he intercomparable approach is a new fashion. But when Western scholars are practicing such intercomparisons, they often ignore the continuity and integrity of Chinese history. This paper uses Laura Hostetlers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as an instance to explore these common defects in Western comparative researches between Chinese and European history, and tries to provide some ideas on proper intercomparison. 一 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一向以其变化多端令国内同行应接不暇,近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倡摆脱西方中心视角。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劳拉·霍斯泰特勒的《清朝殖民地事业:近代早期中国的人种志与地图》(Laura Hostetler,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Chicago and London,XX)一书是这股新潮流的又一典型代表,也泄露出西方学界的中西比较研究之重大不足。《清朝殖民地事业》力图把清代前期表现为近代早期世界中的一个扩张性帝国主义政权,这一观点通过 分析 清朝政府如何使用地图和人种志实现其殖民野心而呈现,尤以对人种志的分析为主,而所谓人种志在这里就是苗图册和贵州方志中描述少数民族的那部分。把17—18世纪的清朝描绘成与各欧洲强国处于同样历史进程中的政权,并且把原本通常用于19~20世纪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分析用于一两百年前的清代中国。此主张与我们多年来的习惯看法相悖,令人好奇心陡然而起,而作者也宣称她力图通过此书展现有关历史编纂学的新设想。 此书在人种史和制图史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但更深层的比较对象是欧洲与一个非欧洲地区的行为。作者自称本书是想通过一项比较研究来挑战关于“东方”与“西方”之基本差异的各种成见,和认为“世界”的形成只是欧洲的责任这种成见。之所以选择近代早期欧洲和清代中国作为比较双方,只是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考虑,而无意于标榜这两个地区比其他地区更重要,作者也希望有更多学者就其他地区的早期近代性 问题 承担起同样的比较研究。就欧洲与中国相比较而言,作者希望提供放开眼光和转换思路——在世界脉络下审视中国历史——后的新启示,破除长期困扰西方中国学研究的一种成见,即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而费正清这种模式其实继承了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等早期西方人的中国观,把中国刻画为内部没有任何变化动力的静止文明。近几十年西方的中国学研究固然在激烈拒绝早期关于一个静止、停滞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