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针/ 基因片段的硅片 、玻片 探针/ 基因片段的硅片 、玻片 、塑料片〔5〕。探针 DNA 是指被 有序地点样固定在玻片或硅晶片上的 DNA 片段 ,这些片段 可通过 PCR 反应扩增细菌质粒上插入的基因组片段或用通 过引物从 cDNA 文库种 PCR 扩增得到 。这些大小和序列不 同的片段分别经过纯化后 ,被高密度有序地点样固定在玻片 或硅晶片上从而制备成 DNA 微阵列 ,用于检测待测样品中 是否有与之互补的序列 。待测样品中的 mRNA 被提 取 后 , 通过反转录反应过程获得标记荧光的 cDNA ,与包含上千个 基因的 DNA 微阵列进行杂交反应 ,将玻片上未互补结合反 应的片段洗去 ,再对玻片进行激光共聚焦扫描 ,测定微阵列 上各点的荧 光 强 度 , 推 算 出 待 测 样 品 中 各 种 基 因 的 表 达 水 平 。若要比较不同的两个细胞系或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中 基因表达的差异 ,则从不同的两个细胞系或不同的组织来源 中提取 mRNA 。反转录反应过程中标记上不同颜色的荧光 , 等量混合后 ,与包含上千个基因的 DNA 微阵列进行杂交反 应 ,对玻片进行激光共聚焦扫描 。比较两种荧光在各点阵上 分子生物芯片分析是上世纪 9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 新兴技术 ,已被美国科学促进会列为 1998 年自然科学领域 十大进展之一〔1〕。对疾病的诊断 、预测 、药物筛选 ,基因测序 以及在农业 、环境保护 、司法鉴定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是继大规模集成电路之后的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科 学技术革命〔2〕。最初的生物芯片是指基因芯片 ,是由 Fodor 等在 1991 年提出的 。当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分子生物芯片 是基因芯片〔3〕。 1 基因芯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 1 基因芯片的基本概念 基因芯片 ( gene chip ) 又称 DNA 芯片 , 是 专 门 用 于 核 酸 检测的生物芯片 ,也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微阵列芯片 。它是 指在固相载体上按照待定的排列方式固定上大量序列已知 的 DNA 片段 ,形成 DNA 微矩阵〔4〕。 1 . 2 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 所谓基因芯片就是按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有大量基因 伤是 ZEA 中毒的又一毒性机理〔7〕。Kouadio 通 过 试 验 证 明 了玉米赤霉烯酮能够引起脂质过氧化 ,从而改变细胞膜的形 状而引起细胞死亡 。ZEA 在 10 mM 以上时能诱导人肠细胞 系发生脂质过氧化〔11〕。 5 对细胞缝隙连接间通讯 ( Gap junctio nal intercel2 lular co mmunicatio n , GJ IC) 的影响 GJ IC 是细胞的重要生理过程 , 对细胞正常增 生 分 化 和 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GJ IC 检查是检测非致突变致癌 剂的有效手段 。严继承利用荧光漂白后恢复 (fluorescence re2 dist ributio n af ter p hotobleaching , FRA P) 技术 , 在激光扫描共 聚焦显微镜下观察 ZEA 在不同浓度下对 HaCa T 细胞 GJ IC 的影响 ,结果显示 , ZEA 在 1μmol/ L 浓度以上对 HaCa T 细胞 的 GJ IC 功能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 系 ,提示 ZEA 可能是一种促癌物 ,它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间通 讯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12〕。 综上所述 , ZEA 对人及动物体细胞具有遗传毒性 。由于 现在对于 ZEA 与肿瘤的关系尚未肯定 , 可能还受其他一些 因素的影响 ,因此若要很好地阐述 ZEA 的遗传毒性 ,还有待 于深人研究 。 参考文献 〔1〕Lioi M B ,Santo ro A ,Barbieri R ,et al . Ochrato xin A and zearaleno ne : a co mparative st udy o n genoto xic effect s and cell deat h induced in bovine lymp hocytes〔J 〕. Mutat Res ,2004 ,557 ( 1) :19~27 . 〔2〕Minervinia F ,Dell’Aquila M E ,Maritato F ,et al . To xic effect s of t he mycoto xin zearaleno ne and it s derivativeso n in vit ro mat uratio n of bovine oocytes and 17b - est radiollevels in mural granulo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