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七章李清照与南渡词风的新变.docx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七章李清照与南渡词风的新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与南渡词风的新变 南渡词人: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干元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为代表。主要生活在12世纪上半叶徽宗、钦宗和高宗三朝社会由和平转向战乱的时代。生活和创作环境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创作风格:分为两个阶段。 (1)前半生是在徽宗时期畸形的和平环境中度过,生活比较安定舒适,多数词人是在绮罗丛中吟风弄月,创作上虽已初露锋芒,但被当时还健在的周邦彦、贺铸等人所遮掩,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2)靖康之难后,他们后半生的生活和创作倾向开始改变。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们自觉接受苏轼的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口号,并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用词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人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了词的现代感和现实感。 第一节 李清照词的别开生面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出生于官僚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旧党人士。十八岁时嫁给赵明诚。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 “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 李清照提出了“别是一家”之说,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 李清照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着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如此才能不失去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占有独立的地位。 李清照和苏轼词论的比较 ①苏轼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这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②李清照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所谓“别是一家”,见上文。 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二、李清照的创作词风(前后变化) 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的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后期: 前期:前期生活基本平静、幸福,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 轻盈妙丽的望夫词:由于赵明诚经常在外为官,夫妻离别,因此相思离愁就成为李清照词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的一大特点。 自然景物词:李清照还欣赏自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对禽鸟花草的眷顾,反映出博大情怀与仁慈心性。 2.后期: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后期的作品主要抒发心灵的痛苦哀伤,把自己的个人悲剧和国家的时代悲剧联系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从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如今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 三、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1.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示自我的内心世界。 2.语言独具特色。(1)无论书面语口语,一经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2)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3.善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水墨画般的清婉秀逸的意境,语言清新素雅很适合表现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 四、朱淑真 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因婚姻不幸,所嫁非人,她的词主要是表现没有爱情的婚姻所引发的忧愁怨嗟、孤独寂寞。是她自我独特的生命体验。 第二节 朱敦儒词的自传性质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词集名《樵歌》。南渡以前,就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的传统,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他是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表现自己一生行藏指处、心态情感变化的作家之一,另一个是辛弃疾。 一、创作历程以及创作风格 1.青年的放浪形骸:朱敦儒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西京洛阳畸形繁华的环境中度过。疏狂放浪的行为和寻欢作乐的心理中,也包含着藐视功名权贵,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精神。 2.中年的漂泊忧愤:靖康之难让朱敦儒陷入漂泊的难民逃难生活中,其间他的词清晰地记录了他南奔的行程和感受,词风由飘逸潇洒变为凄苦忧愤。其间表现得最突出的是漂泊流离的悲伤,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战乱时代民族的悲剧和社会的苦难。词人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在民族收到压迫蹂躏时开始转变,并激发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晚年的的逍遥自在:晚年的朱敦儒对功名事业已灰心失望,因不附秦桧议和而被罢官,干脆任性逍遥,不问世事。 4.创作风格:朱词的风格随着人生历程的变化而变化。早年以婉丽明快为主,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