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太少.docVIP

王小波-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太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小波: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太少 01 4月11日,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但在21年前,著名作家王小波心脏病突发离世。从此,这一天开始变得不一样,被赋予太多意义。 正如4月1日,我们会纪念张国荣。4月11日,我们同样会祭奠王小波。 他的意外离世,也跟他的人一样很不寻常。他是一个人静悄悄地走的,而深爱的妻子李银河,当时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 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是生前显赫,死后无名。另一种是生前寂寞,死后哀荣。 而王小波属于后者,他生前特立独行,完全游离于体制之外,并不算一个真正“作家”,只是业余作者,几乎默默无闻。 生前世人欠他的,故后得到偿还。他受到无数人的顶礼膜拜,不论喜欢他的、支持他的,还是揶揄他的、非议他的,至少世人重新审视了他。 如今,有点文学常识的,说不知道王小波这号人,会被人鄙视的。 高晓松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称之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林少华将他称作“真正敢讲真话的人”,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他的情诗也被当成灵魂爱情的范本流传,他的妻子称他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曾经采访过他的李静说:“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那么,王小波到底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 02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经磨难而怀有一份赤子之心。 王小波长在北京一个高知家庭,刚出生那会,父亲就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 童年时经历大跃进和大饥荒,少年时目睹了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青年又经历知青下乡 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王小波自幼嗜书成癖,不管什么书,但凡是能看得下去的,就双手捧着,仰歪在床上,看得昏天黑地。 他可以在劳动之余蹲在田间,把一本农作物栽培手册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就连哥哥王小平都调侃道小波看书时,是个木头,要想吸引他的注意力,只能踢他一脚。 他从小就顽劣成性,经常和哥哥成立夜袭队,专在后半夜去偷拔萝卜摘枣充饥。老师们说他“蔫坏”,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总不回答,只会一连串地翻白眼。 16岁时,文革大潮袭来,王小波毫无例外地被裹挟进这一历史洪流。他远赴云南西双版纳、山东牟平等地插队,加入到那个混乱年代的知青下乡队伍。 云南边疆的劳作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但王小波却能苦中作乐,这颇有东坡先生的风骨。 他身材魁梧,一米八四的个子撅在水田里姿势够奇怪了,还得插一整天的秧,腰都累断了却说是“后腰像是给猪八戒筑了两耙”。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瞬间变得趣味无比。 还有一阵子,他每天要用独轮车,推几百斤重的猪粪上山。他以为这活难不倒他,谁知干了才三天,胆汁都差点吐出来。 可他却不忘调侃道,还好那些猪没有思想,不然它们看到人类不遗余力地要把它们的粪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 有趣的人不做作,洒脱自然。和他们在一起,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在云南的这三年时光,后来他写进了《黄金时代》里,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后来的很多知青作家,笔下流露出的都是一副沧桑和哀怨。只有王小波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黑色幽默充斥其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他的思想是成熟的,文字是有趣的。他不是那种未谙世事的天真,而是遍尝百态后的豁达。 先生出走半生,归来不忘初心。 03 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世间的爱情有千万种,有钱钟书与杨绛的相濡以沫,有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患难与共,有沈从文和张兆和的貌合神离。 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绝对称得上是有趣又率真。 那一年,李银河刚大学毕业,进入《光明日报》史学组当编辑。 一天,她在朋友处读到了王小波的手抄本小说《绿毛水怪》,里面描述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恋情,其中的“真”深深打动了她。她暗自思忖,是怎么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样充满诗意的小说啊! 第一次见到王小波,她失望之极,他长的太难看。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有趣的王小波估计也难逃厄运。 但王小波对她却是一见倾心,没聊了两句就问:“你有没有谈朋友?”李银河摇头说没有,他单刀直入道:“你看我怎么样?” 李银河为他的胆大吃了一惊,从此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李银河后来回忆说: 他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 可王小波却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