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南一书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 民 四 川 北宋中期:四川已「曠土盡闢」, 成農業重心之一 明末:流寇張獻忠入川大肆屠殺, 人口銳減 清初:成為政府鼓勵移墾地區 晚清:已成全中國人口最多的省分 移 民 東 北 清初:A.曾是遣戍罪犯之地 B.也鼓勵農民前往 康熙初年:實施封禁 A.因東北擁有人蔘、貂皮等特殊物產 B.仍有華北、山東半島農民私自前往 清中葉以後:清廷開始有計畫推動移墾 A.因俄國對東北領土有野心 B.自中 俄〈北京條約〉簽訂(1860)後 (四) 明清人口問題的影響 1.人口增長所衍生的問題 A.經濟:a.一般農民多淪為佃農 b.糧價不斷上漲 c.開墾新耕地→嚴重破壞生態 環境→河川淤塞、洪水氾濫 B.社會:造成社會不安 a.民變隨之而起 b.貧富懸殊→流民充斥→引發「土客 衝突」 2.移民造成的影響 A.政治:a.可有效統治移民 b.可以紓解人口壓力 B.經濟:a.使土地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b.有助於經濟生產力的提升 c.也有助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C.文教:促進邊區文教風氣提振 D.南洋:a.奠定華僑在南洋的經濟基礎 b.促進南洋經濟、文化的發展 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 第一節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第二節 經濟發展與人口問題 第三節 士紳社會與庶民文化 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 第二節 經濟發展與人口問題 經濟重心的南移 農業經營的改良 貨幣與商品的流通 海外貿易與海禁政策 人口成長與人口流動 學習重點 第二節 經濟發展與人口問題 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 南方的經濟優勢 1.秦漢以前-政治、經濟及文化重心在 黃河流域 2.魏晉以後-南方經濟地位益形重要 A.北方:長期戰亂→農業生產銳減 B.南方:農業發達,沿海富魚鹽之利 3.隋唐時代-江南因運河的開鑿而進一步開發 隋 代 運 河 圖 (二) 經濟地位的南升北降 1.北方的蕭條 A.唐末五代-長期戰亂的摧殘 B.契丹人「打草穀」行為的破壞 C.人為決堤、黃河氾濫 2.南方的繁榮 A.原因:a.戰禍遠較北方為輕 b.自然條件優越 c.興修水利 B.繁榮富裕描述:「上有天堂,下有蘇 杭」 農業經營的改良 (一) 新耕地的開發 1.宋元時期 A.耕地面積擴大:a.與水爭田-圩田、海塘 b.與山爭田-梯田 B.南宋諺語:「蘇 常熟,天下足」- 說明江 浙地區成中國經濟首要之區 2.明代以後 A.開闢洞庭湖流域的湖田 B.明末諺語:「湖 廣熟,天下足」-顯示 兩湖地區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二) 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種植 1.糧食作物-稻、麥 A.引進早熟稻:a.北宋 (11世紀初) b.自占城 (越南中部) c.躍居為糧食作物第一位 B.南方稻麥輪作-南宋後 2.經濟作物-棉、茶 A.棉:閩、粵(南宋初) →江南(元代) B.茶:a.盛產於南方 b.南宋更為發達 c.成外銷商品 (三) 新作物的引進-明中葉以後 1.玉米、馬鈴薯、花生、番薯 A.原產地:美洲 B.特性:耐旱、適應性強、成熟期短 C.影響:有助於消解饑荒 2.菸草 A.原產地:美洲,自菲律賓 呂宋島引進 B.種植地區:閩、粵一帶 C.成高價值的經濟作物:明末-開始流 行吸食 貨幣與商品的流通 (一)紙幣的使用 1.唐中葉-出現「飛錢」 A.背景:因商業發達,銅錢流通不足 B.功能:有如今日的「匯票」 2.宋代-正式出現紙幣「交子」 A.背景:商業空前發達,貨幣流通量大增 B.地區:四川- 16富商合夥發行 3.元代-大量發行紙鈔,成主要貨幣→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