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初二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专题三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ppt

2018年秋初二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专题三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专题三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将这一观点付诸实施的是 ( A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意图是 ( C ) A.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B.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C.与洋人争夺国内市场 D.限制民族资本主义 3.下图为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创办的刊物《中外纪闻》。该刊物的创办人应是 ( D ) A.陈独秀 B.林则徐、魏源 C.孙中山 D.康有为、梁启超 4.对维新变法的历史作用,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针对“成功之处”下面四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B ) 5.“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B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6.据统计,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棉纺织业分布情况中,全国纱厂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A ) 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C.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特点,即沿海沿江大城市多而内地少。 7.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 D ) A.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C.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8.下面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占比变化统计。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①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民族工业吞并了大量外国资本 ③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④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保护工商业发展 ⑥“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①④⑥ 9.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二人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是因为 ( A )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建立民主政治的探索,并始终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矣。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骨髓。 ——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为了实现这一主张,他发起了什么运动? 主张:变法图强,改革政治制度。实践: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 戏院的演说》 (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取得的成果。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 3 )依据材料三,陈独秀认为救治中国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途径:启发民众觉悟。( 意思相近即可 )口号:民主与科学。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前自主预习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堂基础达标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后巩固提升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专题三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工业的发展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