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   3、秦伯说(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   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   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   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   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   3、晋军函陵(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3、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   4、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勾践灭吴》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5、践辞曰(推辞)   6、越四封之内(疆界)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8、旅进旅退(俱,共同)   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   3、既: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5、遂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