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海域近海典型栖息地对当地主要生物资源养护能力研究-渔业资源专业论文.docx

嵊泗海域近海典型栖息地对当地主要生物资源养护能力研究-渔业资源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备注 王伟定 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主席 唐议 上海海洋大学 副教授 委员 刘洪生 上海海洋大学 副教授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林军 上海海洋大学 讲师 秘书 答辩地点 海洋学院A351 答辩日期 2010-6-10 ’ 上海海洋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嵊泗海域近海典型栖息地对当地主要生物资源养护能力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嵊泗海域近海典型栖息地对当地主要生物资源养护能力研究 摘 要 近海栖息地在养护水生生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环境修复方面也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近海典型栖息地类型复杂多样,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藻场、 海草床以及各种湿地等,近年来,由于近海污染严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物 多样性下降,沿海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和增殖资源,加强栖息地的研 究和修复是当务之急。嵊泗海域栖息地环境多样,包括天然栖息地及人工栖息地, 渔业资源丰富,典型栖息地代表类型为海藻场和人工鱼礁。本文根据2004年至2009 年间,对海藻场和人工鱼礁海区及其周边海区的调查,研究分析近海典型栖息地 对当地主要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能力,查明栖息地内水生生物资源的种类、组成 以及群落结构等,并从生态系统方面,初步分析评价了两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得出以下结论: ■ 1)鱼礁区主要发现种类有星康吉鳗、小黄鱼等,鱼类占生物量的60%以上, 海藻场主要种类为褐菖触、蓝圆鳢等,褐菖触是绝对优势种类。 2)人工鱼礁和周边海域共发现128种水生生物资源,人工鱼礁区发现120种, 鱼礁周边海域发现62种。鱼类和节肢类在生物量和数量占鱼礁区和周边海区水生 生物的较大比例。鱼礁投放后,礁区鱼类比例上升,节肢类比例下降,周边海区 呈相反趋势。摄食压力和礁区蟹笼等作业方式突增是引起资源大类组成变动的主 要因素。鱼礁区最高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别为6.349和3.303,鱼礁周边海域分别是 3.982和2.158,鱼礁区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周边海区,鱼礁周边海域受鱼礁影 响强烈,与鱼礁区的相似度较低。 3)鱼礁投放后,礁区资源最初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呈现明显季 节波动,调查后期整体较本底调查时资源量上升。鱼礁区优势种有中华管鞭虾 Solenocera crassicornis、赤鼻棱鲲Thrissa kammalensi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等,在历次调查中,共有优势种类11种,鱼礁周边海域优势种有皮氏叫 姑鱼Johnius belengeri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俐等,历次调查共有13 种水生资源生物占据优势地位。在鱼礁投放后,礁区优势种类更加平均,鱼类占 优势的机率增加。 4)根据ECOPATH模型结果,海藻场生态系统最高营养级为3.628,高营养层 上海海洋火学硕士学位论文次重要生物资源的平均营养级为3.425。海藻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很 上海海洋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次重要生物资源的平均营养级为3.425。海藻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很 高,达到11604.000 t/km2/year,其中,初级生产者为系统提供的能量占大部分,为 57.8%。 5)海藻场生态系统的总转换效率为12.7%,属于转换效率较高的生态系统, 其中初级生产者的转换效率为13.2%。海藻场生态系统的总体评价,系统的P/R为 1.247,CI为0.331,SOI为0.222,对比于同海区的平均水平和人工鱼礁生态系统, 其系统稳定性、复杂性均高于东海区平均水平,目前海藻场生态系统处在比较成 熟,相对比较稳定的阶段。 6)同步调查中,鱼礁区丰富度和多样性范围为1.95.3.72和1.63.2.09,海藻场 范围分别为丰富度1.06.2.09和多样性O.92.1.8。人工鱼礁区群落结构平均丰富度和 多样性为2.81和1.895,海藻场平均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别为1.74和1.5l,鱼礁区 平均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海藻场。由于不同养护机制,两个栖息地的相似度较低, 资源分布特征也不一样,海藻场鱼类最高营养级为3.628,低于人工鱼礁的最高营 养级(3.803),海藻场底栖生物比例高于人工鱼礁区,而人工鱼礁内同种类鱼类出 现种类个体大于海藻场。 7)根据ECOPATH模型结果,海藻场生态系统的转换效率为12.7%低于人工 ■ 鱼礁生态系统(13.6%),但初级生产者转换效率则是海藻场(13.2%)高于人工鱼礁 (12.31,海藻场生态系统P/R为1.315,人工鱼礁生态系统P/R为1.385海藻场生态 系统整体稳定性高于人工鱼礁生态系统。 关键词栖息地,种群结构,能量流动,人工鱼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