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一字一句总关情
——破译诗词的情感密码
一、导入
在群星闪耀的诗词殿堂里,有哪些饱含情感的句子曾敲开过你的心扉,深深地打动着你?(生群答)。大家所说的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情比金坚的友情,还有纯洁如玉的爱情。的确,诗词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诗词的灵魂。今天,我们就针对古诗词赏析中的一个关键性题型——领会情感进行探讨,从一字一句中找到破译情感密码的钥匙。
二、考题重现
年份
作品名
作者
题目
考点
2012
使至塞上
王维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领会情感
201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领会情感
2014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下阕则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赏析形象
领会情感
2015
醉花阴
李清照
“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怎样的内心感受?
炼字
领会情感
2016
湖口送友人
李频
“离人独上洞庭船”
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炼字
领会情感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阕则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怎样的内心感受?
这是近五年该题型的一个概览。从2016年开始考察课外诗词,今年将会继续延续这一考法。我们再看几个典型的问题。有的单刀直入,直接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的从赏析形象入手,间接地问情感;还有以炼字的形式出现,并将“情感”一词替换成了“内心感受”。问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落脚于领会情感。
小结:可见,把握住了情感就抓住了诗词的命脉。
三、破译情感密码
1、过渡:那么,该如何把握呢?接下来我们就以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例,来破译诗词的情感密码。
2、PPT展示《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北 宋】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①苏轼因与他人政见不和,遭诬陷而被贬黄州,作此篇。
②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③省(xǐng):理解,明白。
3、齐读、自读。
4、问: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从哪里读到的?
生:独、孤、恨、寂寞、拣尽寒枝不肯栖(板书);缺月、疏桐、幽人、孤鸿、漏断(板书);苏轼(板书)。不要问为什么。
(一)抓情感词 明晰情感
1、独、孤、恨、寂寞、冷、不肯:这些情感色彩极强的字眼直接表现出了作者难以言说的孤寂。
2、不肯:
(1)问:请一位同学翻译这句话。
明确:(孤鸿)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
(2)为什么?提示:本住在沙洲。坚持自己,不与他人苟同。
(3)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一个“不肯”说明此时的他宁愿在这南蛮之地忍受孤单和寒冷,也不愿谄媚地去攀附权贵的高枝。表现了他的高洁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这些字句最能概括作者的情感、是作品的点睛传神之笔,我们可把它称之为情感词。
4、小结:它对于我们读懂作者之情大有裨益。由此我们得出了第一个破译情感密码的方法就是“抓情感词”(板书)
(二)品味意象 明晰情感
明确:缺月、疏桐、幽人(幽居之人),孤鸿。
1、再回到这首词,还有其他方法吗?刚才xxx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找出了这几个物象。
2、关于这几个物象,大家还知道哪些诗句吗?
明确:(1)A.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下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看来同学们真是“腹有诗书”啊,假以时日,一定能“气自芳华”。
B.大家列举的这些诗句都含有“月”,那么他们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共同点?的确,文人骚客们常借用“月”来传达思乡念亲,离愁孤单之情。
(2)A.“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更兼细雨”都是哀怨、凄婉的代名词。
B.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象征高洁。
(3)幽人:幽居之人,远离世俗,洁身自好。
(4)A.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 都传达相思、别离、零落之感。
3、缺月、疏桐、幽人、孤鸿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单、孤苦。
4、中国的古典诗词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或词人往往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寄托在某个具体的物象上。这种饱含了作者情感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5、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