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体输送跟其机械资料文档
流體輸送與其機械—離心式泵,旋轉式泵,往復式泵,噴射式泵 功能: 利用泵浦,風扇,送風機及壓縮機等,輸送流體通過管路,裝置或週邊大氣,均將增加流體的機械能,其所增加的能量,亦即是流體的速度與壓力. 分類 : 排量式泵浦: 以可移動之密閉邊界,對流體直接施加壓力,如往復式泵浦 動力式泵浦: 利用轉矩將能量被連續加到流體,以增加流體之速度,在此流體自泵浦排出前,此額外之速度能再轉換為壓力能,如離心式泵浦 離心式泵—構造與分類 單級式與多級式 凡具有二個以上動葉輪者稱謂多級式. 推力平衡裝置 雙吸口葉輪,單吸口葉輪 平衡口或平衡管 對向配置葉輪 液壓平衡裝置 推力軸承 磨耗環(pp.48~50) 引水(priming),止回閥(foot valve, check valve) 泵殼內若存有空氣是謂「空氣束縛」,將使泵浦無法正常運轉,甚或無法排出液體,故需排除泵內空氣. 改善方法可以於入口端加裝「止回閥」或 加裝真空泵 自動引水裝置 離心式泵—優,缺點與故障原因(pp.51~52) 優點 同容量及水頭之泵,構造簡單,體型小,適於高速迴轉 泵內無吸,排水閥,故障少 運轉平穩,無脈動現象,出水量可由排出閥調節 缺點 泵內損失高,吸取效率低 啟動時需「引水」 速度需恆定,不可隨意調速 進口端不容許空氣侵入 啟動後無液體排出 排量不足 排量不穩 輸出壓力不穩 啟動後突然停止出水 其他故障 旋轉式泵(rotary pump) 構造與分類 齒輪泵(圖2-8) 意義(pp.53)作動 葉輪泵(圖2-9) 意義(pp.54)作動 螺旋泵(圖2-10) 意義(pp.54)作動 優,缺點與故障原因(pp.55~56) 優點 適合燃油,滑油等高黏度液體輸送 啟動時,不需引注(priming) 缺點 輸出端需裝設安全閥 加壓液體不宜含有固體 故障原因 啟動後排量過低甚至無排量 發生噪音 馬達過負荷 泵側快速磨損 排量不足 往復式泵(reciprocating pump) 構造與分類 直接或間接作動式 單缸或雙缸式 單動或複動式 高壓或低壓式 直立或水平式 優,缺點與故障原因(pp.57~58) 優點 啟動時,不需引注(priming) 吸取時,不怕空氣侵入 缺點 輸出端需裝設安全閥 輸出端,加裝氣室或蓄壓器,以降低脈動 故障原因 吸取量不足,發生跳動,運轉異常,行程加速 排量不足 水缸側哼聲 汽缸側哼聲 汽缸側敲擊聲 噴射式泵(ejector pump) 構造與分類 蒸氣噴射泵(steam air ejector, 圖2-13) 射水器(water eductor, 圖2-14,2-15) 剖面圖 優點 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 以海水為動力,操作簡單 無活動部位,故障少 可排放固態混合物 無噪音,不怕空氣侵入 進口阻力小,吸取力平穩持續 缺點 抽排水頭不高 耗費大量原動流體 鼓風機與風扇(blower fan) 功能:壓縮及移動氣體之機械. 構造 離心式(圖2-16,2-17) 軸流式 特性 Pp63, pp65 速度與控制,利用 擋板(damper) 進口葉輪(inlet vane) 馬達控制 泵之特性,流體輸送關係 特性:參閱pp68~71 水頭與容量關係(圖2-23) 轉速與水頭關係(圖2-24) 轉速與排量關係(圖2-25) 水頭與功率關係(圖2-26) 轉速與功率關係(圖2-27) 排量與效率變化 特性曲線與最佳運作點(圖2-28,2-29,2-30) 流體於動力源升高能量後,由管系輸送至目的地,須達成其要求之壓力或排量,為達成該目的需注意管系之相關損失. 流速與壓力之降落 壓力水頭損失 JIS與ABS標準流速與流量 * * 離心式泵(centrifugal pump) 原理 泵內之葉輪(Impeller)高速旋轉,使流體沿葉輪方向向外排出,中心部位之流體排出後,致該部位壓力下降形成真空,後續之流體受大氣壓力驅使,流向葉輪中心,達成抽排作用。 接著,以最小的水力損失匯聚從葉輪中流出的高速液體,將液體引向泵的出口或下一級,並使液體流速降低,將大部分動能轉換為壓力能。 型式 渦卷泵(volute pump):2-1圖(page48) 只有渦動室而無導葉 渦輪泵(turbine pump):2-2圖(page48) 在動葉輪外加裝導葉,藉以整理流體流通,減少磨擦,並將速度能轉變成壓力能.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