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二年制流行设计经营系-辅仁大学学术资源网.DOC

辅仁大学二年制流行设计经营系-辅仁大学学术资源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NUMPAGES 4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九十?九學年度課程綱要 ? 一年級 ? 二年級 三年級 ? 普通班 在職專班 ? 上學期 □ 下學期 □ 1學分 ? 2學分 □3學分 □必修 ?選修 每週授課堂數 2 課程名稱 中國器物學(一) ?每週 □單週 □雙週 授課教師 嵇若昕 時間 每週二下午4:40-6 :30 教室 TC202 課程目標(專業、人格發展):講述中國器物的典藏與策展原理、原則,進而講授中國歷代銅器、陶瓷器發展史,瞭解中國器物學之發展歷史、器物學研究方法、器物學研究新趨勢,以作為研究中國器物的典藏與策展 授課方式:以powerpoint、彩色複製文物等或標本配合講授,學期末安排同學口頭報告,每位同學各20分鐘,需用powerpoint配圖說明(若遇臨時請假,則課程順移) 評分方式:平日報告、提問與出席頻率等50﹪,期末報告50﹪ 週次 月 日 預定授課題目及課程內容 作業或報告 一 9 14 上課方式、考試方式、中國器物的典藏與策展原理、原則 二 9 21 器物學、銅器導論:二里頭、二里崗期 三 9 28 教師節 四 10 5 商後期、西周早期、中期、晚期銅器 五 10 12 東周銅器 六 10 19 漢代以後銅器與歷代金銀器 七 10 26 參觀歷史博物館春秋銅器 八 11 2 陶瓷導論、新石器時代陶器 九 11 9 期中考週,夏商周漢的陶器 十 11 16 六朝隋唐陶瓷 十一 11 23 宋代瓷器Ⅰ 十二 11 30 宋代瓷器Ⅱ 十三 12 7 遼金元瓷器 十四 12 14 明代官窯與民窯瓷器 十五 12 21 清代官窯與民窯瓷器 十六 12 28 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銅器與瓷器 十七 1 4 同學報告 依選課人數安排 十八 1 11 期末考 視選課人數報告題目將另行安排 參考 報告題目:商代銅器 江西新干銅器 a. 《文物》,1991年10期,三篇有關江西新干發掘討論 b.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館、新干縣博物館,《新干商代大墓》,北京:文物,1997年9月。 c. 傅聚良,〈長江中游地區商時期銅器窖藏研究〉,《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1期。 d. 傅聚良,〈盤龍城、新干和寧鄉—商代荊楚青銅文化的三個階段〉,《中原文物》,2004年第1期。 e. 萬全文,〈長江中游出土商代青銅器研究(一)〉,《故宮文物月刊》,第22卷第1期(民國93年4月)。 f. 萬全文,〈長江中游出土商代青銅器研究(二)〉,《故宮文物月刊》,第22卷第2期(民國93年5月)。 g. 萬全文,〈長江中游出土商代青銅器研究(三)〉,《故宮文物月刊》,第22卷第3期(民國93年5月)。 h. 萬全文,〈長江中游出土商代青銅器研究(四)〉,《故宮文物月刊》,第22卷第4期(民國93年5月)。 i. 劉慧中,〈新干青銅器群雙面神人頭像釋義〉,《南方文物》,2003年第1期。 j.鄧聰,〈從《新干玉器》談商時期的玦飾〉,《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 討論江西新干出土銅器內容、特徵即與殷墟銅器異同。 銅爵雙柱問題 陳芳妹,〈從考古資料論青銅爵風格發展的主要趨勢—並論殷墟風格的歷史地位〉,《故宮學術季刊》,4卷4期,頁45-93。 杜金鵬,〈商周銅爵研究〉,《考古學報》,1994年3期,頁263-298。 呂琪昌,〈談「斝」說「柱」話始源〉,《故宮文物月刊》,15卷11期(1997年2月)。 報告題目:東周、漢代銅器與銅鏡 1、新鄭銅器 a.譚旦冏,《新鄭銅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b.國立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新鄭鄭公大墓青銅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6月。 c.《瑰寶重現—輝縣琉璃閣甲乙墓器物圖籍》,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等等 2、銅鏡 a.孔祥星、劉一曼,《中國古銅鏡》,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4年1月。 b.何堂坤,〈銅鏡起源初探〉,《考古》,1988年2月。 c.李軍,〈神獸鏡相關問題探究〉,《南方文物》,2000年2期。 d.王鋒鈞,〈山字鏡初探〉,《考古與文物》,2001年1期。 e.丁孟,〈傳世東漢早期博局紋文物畫像銅鏡初論〉,《故宮文物月刊》,16卷4期(1998年7月)。 f.徐殿魁,〈唐鏡分期的考古學探討〉,《考古學報》,1994年3期。 g.陳伯泉,〈宋代銅鏡簡論〉,《考古與文物》,1985年4月。 h.阮廷焯,〈南宋湖州鏡考〉,《中國文化研究學報》,香港:中文大學,卷17(1986年)。 i.柯昌建,〈宋湖州銘文鏡四則〉,《中原文物》,2001年1期。 j.劉淑娟,《遼代銅鏡研究》,瀋陽:遼寧美術,1997年12月。 k.高西省,〈論戰國時期的透雕夾層銅鏡及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