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朱元思书》第二学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把握写景的脉络,发挥联想和想象,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
2.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3.领会作者寄情山水、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学习重点
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学习难点?
把握写景的脉络,发挥联想和想象,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
学法指导
1.知人论世法:了解作者的详细资料,查阅本文的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意蕴。
2.联想、想象法:在学习本文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发挥联想和想象去感受美景、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年),又名吴筠,字叔庠(xiáng),浙江安吉人,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之为“吴均体”。本文是一篇骈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写作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断,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逸闻轶事
梁武帝天监初年,吴均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骈文
骈文也称“骈体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与朱元思书》的第二课时。
首先,我要考考同学们,看昨天学习得怎么样了。本文的作者是(吴均),朝代是(南朝梁)。重点词语的解释(甚箭、奔、轩邈、转、反)。
二、检查预习情况
接着检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一)行文思路。经过预习,同学们认为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先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分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二)预习疑问。在梳理行文思路的过程中,自己最大的疑问是什么?(本文为何先写异水,再写奇山?奇山异水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写山时为何写了那么多的声音……)
这些问题都得经过用心思考才能提出,同学们预习很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吧!
三、自探
(一)活动一:奇山异水——展画面。
1.朗读视频欣赏。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原文朗读。边欣赏边思考:这天下独绝的水异在何处?山奇在哪里?文中这些优美的句子让人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原文朗诵视频)
2.交流:师示范——听完诵读之后,我觉得富春江的水异在它的颜色。“水皆缥碧”,意思是水都是青白色的。这句话仿佛让我看到江流就像丝绸一般,色泽饱满而明亮。心中也产生了愉快的感情。
学生们想到了些什么……
3.这山这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水:清、急;山:茂、静)
(二)活动二:写景方法——细品味。
1.本文堪称历代山水小品中的佳作,作者究竟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去文中仔细找找。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接着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大家都交流到了哪些写景方法?
(动静结合、侧面描写、以闹写静、声形兼备、虚实相间、不同视角
化静为动、多种修辞……)
此外,本文采用对偶、四六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三)活动三:寓情于景——明主旨。
1.可是本文的作者仅仅是想写美景吗?(不是!)我们从文中能体会到哪些感情呢?
(爱慕自然,沉醉于山水,更愿避世归隐,对功名利率不屑一顾……)
最能从那句话看出来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句)!让我们一起将这句话用心齐读一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如果我们要诵读这篇文章,大家认为应当读出怎样的感觉?
(赞叹、享受、陶醉、悠游自在、闲然自适、满足、结尾余音缭绕……)
就让我们来试试!
这位同学,你来点评一下。如果要给大家一点建议,你会说些什么?
(语速不要过快。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要明显一些……)
同学们下课之后,也可以多去尝试。
四、自我检测
1.所谓“学以致用”。 春天到了,四处生机勃勃,遍野百花盛开!让我们来写一段春景吧!别忘了:寓情于景,运用一两种写景方法,写出美感哦!时间是4分钟。
2.展示小练笔。
五、课堂小结
学完本课,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同学们请将自己的收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