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深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E长期治疗策略 可逆性PE首发 首次特发性PE 癌症患者PE 抗磷脂抗体阳性或两个以上血栓形成倾向 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或蛋白S缺陷因子V Leiden和促凝血酶20210基因突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或因子VIII水平高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长期 *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3个月 6~12个月 长期* 3~6个月 12个月 长期* 6~12个月 全身和局部溶栓 大多数PE患者,不要使用全身溶栓治疗 (证据级别:1A)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建议使用全身溶栓治疗 (证据级别:2B) 建议不要使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 (证据级别:1C) 接受溶栓药物的PE患者,全身用药2小时,而不是24小时(证据级别:2C) 导管抽吸 大多数PE患者,不推荐(证据级别:1C)。 适用:某些不能接受溶栓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或病情严重没有充分时间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证据级别:2C)。 肺动脉血栓切除术 大多数PE患者,不推荐(证据级别:1C)。 适用:某些不能接受溶栓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或病情严重没有充分时间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证据级别:2C)。 腔静脉滤器 适用: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或并发症的患者,以及充分抗凝治疗血栓再发者(证据级别:2C)。 谢 谢 Dr . JiaXin@gmail . com DVT和PE合称为VTE,二者在病因、治疗及预后 发病率高,临床表现隐匿,难以早期发现。 VTE是可以预防的 人体三大天然抗凝体系: 抗凝血酶Ⅲ体系,作用于同样蓝色标出的这五个凝血因子 蛋白C/蛋白S体系,主要作用于Ⅷ、Ⅴ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即作用于组织因子和Ⅶ因子 易栓症 抗凝药物 肝素类、戊糖;水蛭素; 双香豆素类 APC等药物分别作用于上述三大体系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自1986年发布以来,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权威的血栓及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其内容涵盖了所有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以及所有相关的学科。 A RCT ACCP 8 指南 指南,不同患者病情不同,无统一标准方案 研究和器械发展,证据不断改变 * | MDT Confidential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 VTE抗凝治疗--从指南到实践 贾 鑫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 致死性PE 有症状VTE 近端DVT 腓肠肌DVT 年发生率 单纯DVT PE 伴有或不伴 DVT 高达 69/100,0003 高达 145/100,0001,2 Gillum RF. Am Heart. 1987;114:1262-1264. Anderson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1;151:933-938. Silverstein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8;158:585-593. VTE: 第3位最常见的血管疾病,“实际上等于卒中的发生率3 骨科术后VTE发生率 未进行 血栓预防 DVT 50 % 近端DVT 20 % 致死性PE 0.5 % VTE 2-5 %* 致死性PE 几乎没有 已进行 血栓预防 凝血机制——三大体系 外源性凝血途径 Va 接触性血栓途径 激活 激活 Alban S.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8;14: 1152-1175 XIa IXa Xa IIa VI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XIIa 激活 激活 VIIa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 途径抑制物 抗凝血酶III 蛋白C/蛋白S 抗凝药物作用位点 Va 激活 VIIa XIa IXa Xa IIa VIIIa 激活 激活 激活 激活 组织因子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水蛭素 磺达肝癸钠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XIIa Alban S.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8;14: 1152-1175 ■ FIRST STEP 肝素的出现 ■ SECOND STEP LMWH 防治VTE ■ THIRD STEP 新型抗栓制剂 - 口服/皮下给药 - 无需监测 - 疗效/安全性更加优化 - 非动物源性 - 无实验室检测误差 抗凝治疗发展历程 Ninth ACCP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