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秘管理之接待工作.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对等接待是最常用的接待方式。 高规格接待固然能表现出重视、友好,但它会占用主陪人过多的时间,经常使用会影响主陪人的正常的工作。 低规格接待有时是因单位的级别造成的,有时是另有原因,用得不好,会影响与对方的关系; ;2.影响到接待规格的还有如下一些因素 (1)对方与我方的关系。当对方的来访事关重大或我方非常希望发展与对方的关系时,往往以高规格接待。 (2)一些突然的变化会影响到既定的接待规格。 (3)对以前接待过的客人,接待规格最好参照上一次的标准。 接待规格的最终决定权在上司里,秘书 仅提供参考意见。 ;(6)、制定接待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确定接待规格、人员、拟定日程安排、提供经费列支。 1)主要陪同人员; 2)主要工作人员; 3)住宿地点、标准、房间数量; 4)宴请时间、地点、标准、人数; 5)会见、会谈时间、地点、参与人员; 形成的文件: 1、人员安排表 2、日程安排表 3、接待经费列支 (1)工作经费 (2)住宿费 (3)餐饮费 (4)劳务费 (5)交通费 (6)参观、游览、娱乐费用 (7)纪念品费 (8)宣传、公关费用 (9)其他费用 ;接待的工作程序?;第四章迎送礼仪;迎送礼仪;一、接待准备;1、接待预约;2、接待规格;3、接待人员;4、接待环境准备;小贴士;5、迎接程序;二、迎送;小贴士;(二)接站;3、介绍;4、献花;5、鸣礼炮;6、陪同乘车;补充;主人;当两人的时候,客人走在右侧。 当三人的时候,主宾应走在中间,主陪走在左侧,与主宾并排。 随行人员要走在后面,不能并排。 进入会议室,服务员要为客人拿外套、雨具等,并放置好。 对身份高或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宜马上安排活动,应该让客人稍微休息。;二、待客;2、敬茶;3、注意事项;三、送客;常用礼仪规范之合影的排座;(一)、国内合影的排位习惯 国内合影时的排位,一般讲究“居前为上”、“居中为上”和“以左为上”。具体来看,它又有“人数为单” 与“人数为双” 的分别。在合影时,国内的习惯做法通常是主方人员居右,客方人员居左,即“以左为尊”。   (二) 涉外合影的排位惯例   在涉外场合合影时,应遵守国际惯例,讲究“以右为尊”,即宜令主人居中,主宾居右,其他双方人员分主左宾右依次排开。简而言之,就是讲究“以右为上” 。 ;;第五节商务会见礼仪;商务会见礼仪 ;称呼礼仪;在商务交往中,称呼要求庄重、正式和规范。在称呼他人时应使用尊敬的衔称,一般是“就高不就低”。 通用的称呼: 使用(行政)职务的称呼:李局长、张经理,马主任、刘科长等; 使用学位头衔、技术职称的称呼:博士、律师、教授、工程师、会计师等含金量较高的职称或学位; 使用行业称呼:警官、老师、医生、司机等; 使用泛尊称(按性别不同):先生、女士、小姐、夫人等; 直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商务交往中失敬的称呼: 不用无称呼:没有称呼是失礼的,是没修养的标志。 不用替代性称呼:如用号码代替客人,一号、二号…… 不用非正式称呼(庸俗称呼):哥儿们、兄弟…… 不用非正式的简称:黄局、李处、倪董…… 不用地方性称呼:伙计、师傅、大妈、大叔、大哥、大姐(内地与北方) …… 不使用错误称呼:常见的是生僻姓氏的误读,如:区、乐、仇、单、解、卜、任、尉迟等。;问候礼仪;问候的方式:语言问候和动作问候 语言问候: 你好! 早上好——上午10点以前 晚上好——太阳落山之后 语言问候总的原则:越简单越好。 ;动作问候:点头、鞠躬、握手、拥抱、吻礼等。 双方近距离相遇,一般使用语言问候;经常见面的人相遇时,可只点头相互致意;在特定场合(酒会、舞会)双方距离稍远时一般点头即可。 在涉外交往中,与外国人见面时,根据交往对象、场合的不同,动作问候也不同。 对日本、朝鲜等一些东方国家的人,最常见的礼节是鞠躬; 欧洲人和美洲人常见的礼节是拥抱和握手,有时握手后还伴以吻礼。 ;介绍礼仪;自我介绍应注意: 自我介绍的顺序; 介绍时内容要全面、时间要简短; 介绍时要自然大方,表达清晰,同时要把握好介绍的分寸; 介绍时若单位和部门头衔较长,要注意第一次介绍时使用全称,以后才可以用简称。;自我介绍内容: 单位(全 称) 部门 职务 姓名;介绍礼仪—他人介绍;介绍礼仪—他人介绍; ;介绍时的姿态: 介绍时不可用单手指指点对方,而应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胳膊向外微伸且斜向被介绍者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