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陆表面热力情况的差异 1. 热力性质差异(比热): 水的比热平均比陆地大3倍。陆地增温快,降温也快;水体则相反。 2.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性能差异: 水体透射性强,吸收太阳辐射多;陆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更强,吸收仅限于表层。 3. 导热方式不同 水体具有水平和垂直运动,热量可以迅速交换,水温变化和缓;而陆地的热量主要靠分子传导,热量多集中于表层。 4. 水面蒸发大于陆面 水面的热力过程具有调和平缓的特性,而陆地则有急剧多变的特性。 2.6 温度变化规律及特征 当ΔQ0,陆地表面将升温;当ΔQ0,陆地表面将降温。 ΔQ =R+LE+P+A 式中,R:地面辐射差额(净得>0,净失<0 ); LE:蒸发耗散热量( L为汽化潜热,E为蒸发量或凝结量); P:地面与大气间湍流感热交换量; A:为地表与其下层间的热传输送量(B)和平流输送量(C)之和。 陆面局地热量差额: (1)地面温度的变化 最高:13时前后;最低:日出时 入地越深,温度变幅越小,1米深处土温没有明显日变化;最高、最低地温出现的时间随深度增加而线性后移。 日变化 年变化 最高7月,最低 1月(北半球); 随土壤深度增加,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时间后移,且变幅减小。 1.日变化 最高: 15~16时 ; 最低:日出后不久 2.年变化 最高: 8月; 最低: 2~3月 水温年变幅较地温小; 中纬度海洋水温变幅最大(受夏季低纬暖流和冬季高纬寒流的影响)。 (2)水温的变化 传导(分子热交换):地面和大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交换热量少 辐射:是地面和大气最主要的热量交换方式 对流:是对流层中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 湍流:又称显热交换,比分子热传导大很多 蒸发和凝结:称潜热交换,对水汽较多的对流层下半层热量交换起重要作用。 (3)气温的变化 大气传热的方式 最低: 日出前后 最高: 14时 纬度:副热带最大,向两极减小 季节:日较差夏季大于冬季 下垫面的性质:海洋上气温日较差小于陆地 海拔高度: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小尺度地形区);山地小于平原(大尺度地形区) 天空状况: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 日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低纬﹤高纬;陆地﹥海洋;晴天多﹥阴(雨)天多 日变化 年变化(北半球为例)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太阳直接辐射 12时 日出日落时 春末夏初 冬季 地面温度 13时 日出时 7月 1月 水温 15~16时 日出后不久 8月 2~3月 气温 14时 日出前后 7月(陆面) 8月(海面) 1月(陆面) 2月(海面) 比 较 -10 20 10 0 20 10 -10 0 0 66.50N 66.50S 23.50N 23.50S 1、等温线的分布为什么不跟纬线完全一致? 2、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北半球的曲折较多? 00S 1月海平面平均气温示意图 7月海平面平均气温示意图 同纬度 夏季 冬季 低 高 高 低 陆地 海洋 A B 0 10 A B 10 20 这是因为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温度比海洋温度低,夏季大陆温度比海洋温度高的缘故。南半球因陆地面积较小,海洋面积较大,因此等温线较平直,遇有陆地的地方,等温线也发生与北半球相类似的弯曲情况。 气温地理分布特征 1.气温总体上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3.陆地气温冬季较同纬海洋地区低,夏季则较同纬海洋地区高; 4.等温线分布明显受洋流的影响; 5.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北极地区,冬季冷极出现在西伯利亚和格林兰岛。 2.夏季等温线稀疏,冬季等温线密集,即冬半球南北温度梯度大于夏半球; 世界最高气温:56.8 ℃ 1921年7月8日巴士拉(伊拉克) 世界之最 中国最高气温:49.6 ℃ 1975年7月13日吐鲁番 世界最低气温:-89.2 ℃ 1983年7月21日南极洲俄罗斯东方站 中国最低气温 漠河 -52.30C * * * * * * * * * * * * * * 当散射体半径较大时,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无选择性。水滴、云、雾、尘埃、烟等气溶胶常常产生米散射。 云雾为什么呈现白色? 米散射(Mie scattering) 散射质点的相对大小r 尺度参数 特点 举例 瑞利散射(分子散射) r << λ α<0.1 散射有选择性,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散射呈对称球形 雨后天晴天空呈青蓝色;日落和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小国语文命题原则与实作.PPT
- 国小三年级学童正整数除法概念结构分析之研究-ntcuir.PDF
- 国小社会学习领域读图教学法实例分享与探讨-阳明国小.PPT
- 国小五年级学童小数迷思概念及其原因.PDF
- 国小学童的小数知识研究.PDF
- 国小学童学习数学之核心概念问题研究.DOC
- 国小自然科第一次考试-嘉义县兴中国民小学资讯网.DOC
- 国小自然科考试卷-南成国小.DOC
-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之.PPT
- 国医中心校外连线使用-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PPT
- 专题04 天气与气候(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4 中国的经济发展(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
-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雨的四季》.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