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濑溪河水质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泸州市濑溪河水质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l页 摘 要 本文对泸州市濑溪河污染源及污染特征、水质状况、水环境容量进 行研究。首先对濑溪河污染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调研,结果表明: 2003年濑溪河流域内废水总排放量为3061.4万t/a,COD。,、氨氮污染物 总排放量分别为9118.0 t/a和943.5 t/a。通过分析流域内各区县和各类污 染源污染排放的构成比仞L可知:泸县是废水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区域, 约96%的废水、92%的COD。。污染物、90%的氨氮污染物来源于泸县境 内;非点源是废水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约54%的废水、79%的COD。, 污染物、86%的氨氮污染物来源于非点源污染。 根据2003年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单项污染指数法、 均值型综合指数法,依次对濑溪河水质状况、水污染物的构成比例、水 质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濑溪河水质较差,除入境断面 和出境断面水质达m类标准外,其余未达标断面的水质均为V类;主要 污染指标为CODM。,是典型的有机污染型河流。基于1999年。2003年水 质监测数据,采用3次多项式拟合并预测可知:濑溪河水质有恶化趋势。 采用一维稳态模型对濑溪河沿程水质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最大容许 纳污量原理,对濑溪河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濑溪河污染严 重,已无剩余容量,其水理想环境容量COD。,为3406t/a,氨氮为316t/a, 需削减的水环境容量COD。,为.4335t/a,氨氮为.28 t/a。 最后,进行濑溪河水环境容量达标分析,从不同区县和不同控制单 元提出了污染物削减的目标,其中泸县是濑溪河流域内污染较重的区域, 该段需削减水环境容量COD。,为.5254 t/a,氨氮为.79 t/a,而龙马潭区段 尚有剩余容量COD。,为919 t/a,氨氮为51 t/a;石鸭大桥至鹅项井段是 濑溪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该段需削减水环境容量COD。,为.4730 t/a, 氨氮为.57 t/a,而鹅项井至胡市大桥段尚有剩余容量COD。,为746 Ua, 氨氮为32 t/a。基于上述,提出了濑溪河水污染治理对策,从管理层面保 证濑溪河水环境质量和水环境容量达标。 本研究可为濑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其研究 思路和方法可供其它地区开展类似工作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质评价;模糊:污染源;环境容量;濑溪河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I页 Abstract. The pollution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the water qual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Lai-xi River in Lu-zhou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Firstly.the pollution status was studied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it was shown that the total discharge of sewage,CODcr and NIX3·N in 2003 was 3061.4x10’t/a,9118.0t/a and 943.5t/a,respectively.By analyzing the discharge proportion,it was found that Lu County was the main of pollution zones,causing about 96%of sewage,92%0f CODcf, and 90%of NH3-N;non—point source was the main of pollution sources,causing about 54%of sewage,79%of COD。。and 86%of Nil3-N.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in 2003,the status and trend of water quality,and the violation proportion of pollution indices were sequentially analyzed by fuzzy aggregative index method,single factor index method and mean synthetical indicator metho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wa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