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将孙诗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VIP

刘将孙诗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 州 师 范 学 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漳州师范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第二章 第二章 刘将孙的诗歌理论 目录 目录 PAGE PAGE 13 PAGE PAGE 10 引 言 刘将孙是宋末元初重要的文论家,也是重要的诗词文作家。他的文论及诗词创作在 当时影响颇大。刘将孙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末中进士,入元后曾主讲临 汀书院,官延平教授。生于宝祐五年(1257 年),卒年不祥。他的父亲刘辰翁,是宋末 的文学大家。将孙“濡染家学,颇习父风”①,很早就在人才济济的江西文坛占据一席 之地。当时的一些文化名人象文天祥、吴澄、邓光荐、赵文等都与他有深交。刘将孙的 诗学理论体现出江西一派诗人在后期发展道路上的新探索,对元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 要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尚新求真,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四库全书总目·养吾斋集 提要》言其“《感遇》诸作,效陈子昂、张九龄,虽音节不同,而寄托深远,时有名理。 近体亦多佳句。序记碑志诸文,虽伤于繁富,字句亦间涉钩棘,然叙事婉曲,善言情款。 具有其父之所短,亦未尝不具有其父之所长。”①《新元史·刘辰翁传》谓其“亦能文?? 浩瀚演迤,皆能成一家之言”②。 关于《养吾斋集》单行本的记载主要有(清)法式善的《陶庐杂录》,云:“十年前, 余正月游厂,于庙市书摊买宋明实录一大捆,??又得宋元人各集,皆永乐大典中散篇采 入四库书者,宋集三十二种,元集二十三种,??养吾斋集三十二卷,刘将孙撰。”③《郘 亭知见传本书目》亦云“:养吾斋集三十二卷,元刘将孙撰,抄本。”④但这些抄本现在已 经很难见到了。现在通行的《养吾斋集》单行本刊本是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文 渊阁本影印的,三十二卷,线装,八行二十一字,白口,黑鱼尾。 《四库全书》、《元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四》、《补辽金元·艺文志》、《元书·艺 文志》等等史书都云《养吾斋集》是三十二卷,但据刘将孙的女婿曾以立为《养吾斋集》 写的序可知,此集初结集时共四十卷,而自明以来就罕见他的藏本了。清人编《四库全书》 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其《养吾斋集》三十二卷,今人所编《全元文》,辑得集外佚文 9 篇,清人所编《元诗选》甲集三存其诗 3 首,未收人四库本《养吾斋集》,而《全宋词》 ① 元·刘将孙.养吾斋集[M].清·纪昀编纂.四库全书.1199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② 柯绍忞.新元史 [M].北京:中国书店,1988:1413. ③ 清·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④ 莫绳孙撰.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十四)[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 中,也辑得集外词 1 首。据此,我们可知刘将孙存诗 337 首,词 21 首,共计 358 首。 由于刘将孙的文集久已散失,只有在元人的寥寥几个选本中能发现他的一两篇作品, 这直接导致了在明清两代对他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到了近现代,刘将孙已经引起了一些 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 世纪 40 年代,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对将孙颇为重视,认为他关于声音节奏妙处的观点“遂启明代文人之先声”,①关于古文时 文的理论是 “惊人妙论”,是“安得不令人惊其卓识”。②现代顾易生等的《宋金元文学批 评史》也认为刘将孙古文时文的理论“诚为惊世之谈”。③ 80 年代,陶秋英《宋金元文论 文的发展》对刘将孙的评价极高,认为他的文艺理论,“有超越前人之处,有精进的诠解启 发后人之处,又有大胆的创见。可说有综前启后的作用”。④另外,如敏泽的《中国文学理 论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周振甫的《中国文章学史》、朱荣智的《元代文学批评 之研究》、成复旺等的《中国文学理论史》,都给刘将孙以足够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方面 或不同的角度对刘将孙的文学理论进行了评析。本世纪,吴海、曾子鲁主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