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货代合同性质的识别及其法律地位确定.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识别货代合同性质 与 确定货代的法律地位 货代之 “货运总代理”与“货运代理” “代理人”,“当事人” “代理合同”“运输合同” 第一部分 我国货代发展与变化 (一)货代发展的五个时期 1、 解放前时期(1949年10月之前) 2、计划经济集中经营时期(1949年10月-1978年12月) 3、市场机制有限竞争阶段(1978-1994年) 4、依法经营开放竞争阶段(1995-2000年) 5、加入WTO完全竞争阶段(2000-至今) (二)货代的巨大变化 1、 外贸跃居世界第二 2、货代发展约为3万家(无船承运人4378家、物流企业约100万家) 3、 单一制到三种所有制共存 4、业务范围和责任加大 5、 财政拨款到自负盈亏 6、行政手段到司法途径 (三)为何将英文“Freight Forwarder” 译成“货运代理” 照搬苏联,外贸、运输实行代理制 货运代理主要从事代理业务 英文货运代理的两种表达: 第二部分 如何划分货代责任 (一)按代理人与当事人两大类划分 代理人 当事人 (二)按具体业务划分  1、以纯粹代理人的身份出现时的责任划分 2、以当事人的身份出现时的责任划分 3、以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身份出现时的责任划分 4、以“混合”身份出现时的责任划分 (二)按具体业务划分  5、以无船承运人身份出现时的责任划分 6、 以物流经营人身份出现时的责任划分 7、以物流质押监管人身份出现时的责任划分 8、以合同条款为准时的责任划分 第三部分 如何识别货代合同的性质 (一)货代具有“代理人”与“当事人”双重性 (二)划分货代合同性质与确定货代法律地位的原则  1、 所签合同为代理合同,只承担代理人责任 2、 所签合同为运输合同,应承担当事人责任 3、 难以界定合同性质和代理身份的情况 (三)识别货代合同性质的案例  1、货代所签合同,是代理合同还是运输合同?    案例阐述   例一: 货代所签合同标题为“货物运输协议”,条款订有作为“承运人”的明确措辞,同时约定“负责将甲方委托运输的设备从天津新港安全按时运抵冈比亚的海运运输服务”并收取运费。装货时货物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付后代位求偿遭货代拒赔,便提起仲裁。 仲裁员多数认为, 1)货代未签发自己的提单或其他运输单证,未以自己的名义或作为一方当事人向承运人或其他租船人订立运输合同或完成全部或部分运输,故不存在符合无船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共存的情形,且双方当事人均认可行业惯例的《国际货运代理通用交易条件》,即使同意作为当事人,也丧失了向承运人主张责任的时效; 2)货代收取的不是“运费”,其义务不是“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地,而是负责“安排”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相关“服务”事宜; 3)根据《海运出口货物委托书》和《货物运输协议》,货代具备海上货物运输代理人的法律特征。 综上, 多数仲裁员认定,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法律关系性质为“代理”关系,货代是代理人,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免除货代责任。 但少数仲裁员认为该合同是“运输合同”性质,货代为承运人,应承担承运人的法律责任,赔偿货物损失。    案例阐述   例二: 货代所签合同的标题为“运输合同”,确定将申请人的货物海外段运输委托给货代承运,申请人以货物被损坏提起仲裁。 仲裁庭裁定:根据《海商法》第42条,申请人是货物托运人,被申请人是承运人,船公司是实际承运人,故被申请人即货代承担货损的责任。 案例阐述   例三: 货代未接到放货通知擅自放单放货。收货人不是原告指定的,导致真正收货人未向原告支付货款,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货代承担擅自放货造成的10万损失。 货代未与原告签合同,但却向原告签发过两份货物收据。货代无法证明作为承运人的某公司真实存在,无法提供某公司对其授权的代理手续。   法院认为, 原告将货物交给货代,作为托运人其与货代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涉案两张收据虽载明承运人是某公司,货代仅为代理人,但未能提供承运人的授权或事后追认的证据,而其签发货物收据的行为,系无权代理,依法应承担承运人的责任。 2、货代所签合同, 是代理合同?还是多式联运合同?    案例阐述   例四:

文档评论(0)

tangdeq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